1月6日,慶祝萬和春字號成立80周年慶典暨萬和春(山東)食品供應鏈產業園開工奠基儀式圓滿舉辦,青島萬和春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位于即墨藍村陸港的食品供應鏈產業園的建設正式拉開序幕。這家起源于青島本土的老字號企業在其成立80年之際,再度開辟新賽道,依托富有特色的餐飲品牌“萬和春”,瞄準高質量發展路徑,致力于打造集食品產業及農特產品加工、冷鏈物流、副產品冷凍與倉儲于一體的綜合性食品產業冷鏈物流園示范基地。

在餐飲行業面臨轉型升級的風口,萬和春扛起大旗,率先布局產業園區的建設,為加速推進“青島味道”走向全國蓄能,為全面服務“青島餐飲聯盟”企業蓄力,圍繞新時代市場需求延鏈、強鏈、補鏈,推動行業向專業化、高端化、集約化發展。
定位國家級,43畝產業園規劃四大功能區
產業園區,不僅僅是企業發展壯大的載體,更能發揮資源整合、區域輻射等優勢,為社會經濟發展增添引擎。
近年來,青島餐飲行業在產業規模、服務水平、品牌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發展。萬和春聯合青島美達爾集團、青島新尚餐飲有限公司、青島小倩倩快餐食品有限公司等地方特色企業,打造“青島餐飲聯盟”,開創了國內餐飲業競合的先河。但需承認的是:一些地方特色餐飲企業仍存在信息化程度不夠、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與此同時,市場需求的快速迭代又倒逼餐飲企業盡快完成轉型升級,行業對新技術、新零售、新物流、新檢驗示范的呼聲越來越高。從萬和春內部來看:2020年以來,店鋪拓展的步伐在不斷加快,立足青島輻射山東、走向全國的目標在穩步推進,企業對于產能擴大的需求日漸突出。在這樣的綜合背景下,萬和春食品供應鏈產業園開工恰逢其時。
記者了解到,萬和春食品供應鏈產業園項目計劃總占地約43畝,規劃園區建筑面積5.16萬平方米。園區規劃食品加工、食品冷藏、食品冷鏈物流配送、食品研發及檢驗四大功能區域,建成后將全部達到無公害和食品加工SC標準。項目共分兩期建設完成,預計將于2023年建成投產。“園區將打造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現代食品冷鏈物流產業示范高地,成為國家級現代食品工業及食品冷鏈物流示范園區。”萬和春公司總經理王濤這樣定位。

放眼全國,從科技領域的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科技城,到文化領域的北京798藝術區、廣州太古倉碼頭,這些產業園區已然發展成為產業聚集“強磁場”,在資源、人才、資金等方面為當地和行業發展帶來紅利。
除了滿足企業自身生產加工、冷凍和冷鏈物流及服務于周邊企業配套需求外,萬和春食品供應鏈產業園的未來藍圖更加宏大:計劃通過4-5年時間打造成為國家級食品工業物流示范園,同時利用藍村當地優勢資源打造以“藍村大米”為代表的農產品國家級地理標志,在全國樹立起新標桿。
引領時代風口,80年老字號建設新品牌
80年是歷史的跨越,更是嶄新的起點。當老字號與新時代碰撞,萬和春“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積極推進創新變革,一次次站上風口引領餐飲行業發展——
1999年,萬和春水清溝店開業,引入聚賢路店的砂鍋,讓排骨米飯加砂鍋成為萬和春的餐品標準。2003年,萬和春在煙臺蓬萊開設第一家外地直營店,次年又首度入駐青島、黃島的佳世客。2007年,萬和春第一次以shopping mall的形式經營,將門店設在城陽寶龍廣場,被定義為萬和春二代店的模式;同年,萬和春中央廚房成立,成為2008年奧運會指定送餐單位。近年來,萬和春逐漸明確了以排骨米飯為主打特色、高附加值配套產品的研發策略,并推進門店實施升級、色調、營運模式的品牌形象改造……
2019年,萬和春再次邁上新的臺階,針對2020-2025年制定了“2+3”發展戰略,并根據戰略發展要求制定了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所謂“2+3”,即萬和春將利用2年的時間,通過夯實內部基礎、提升公司運營能力,實現管理體系賦能業績增長和利潤增長的目標。再用3年時間完善員工發展平臺、運營平臺,實施“品牌運營與資本擴張協同發展、餐飲主業和食品工業兩輪驅動”模式,完成企業戰略規劃和布局、盈利模式轉變和股權架構的轉變,采取資本運營方式,完成公司上市,實現提升品牌市場化運作能力,打造城市品牌新名片。

(萬和春公司總經理王濤致辭)
剛過去的2020年,雖在疫情情況下,萬和春依舊完成了戰略規劃起始年的工作任務,成功實施了品牌形象升級、梳理整合企業文化并以全新的logo形象開設了13家直營連鎖店,實現年效益增長。王濤表示,2020年12月25日萬和春即墨寶龍店的隆重開業,以及萬和春食品供應鏈產業園項目的奠基,意味著萬和春正式拉開了布局山東、進軍全國的序幕。
全力加速,萬和春已經開啟新征程。即便坐擁80年燦爛光輝,依然星夜兼程,因為他們知道:只有打江山,才是最好的守江山。
責任編輯:李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