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9日訊 剛剛過去的2020年,我市降了多少水?哪個月下的最多?臺風“巴威”帶來的那場暴雨有多大呢?日前,市水文局發布了2020年水情年報。據悉,2020年,全市平均年降水量970.6毫米,較歷年偏多41.9%,較去年偏多146.3%,在1952~2020年共69年降水系列中由大到小排第4位。這一年中,降水量主要集中在主汛期(7~8月),其降水量占汛期降水總量的80.1%,占全年降水總量的57.2%。

汛期,全市大沽河、南膠萊河、墨水河(即墨)等主要河道共發生洪水160次,最大洪峰流量出現在墨水河(即墨)華橋水文站8月4日8時392立方米每秒;全市23大中型水庫(不含棘洪灘水庫)中有3座水庫曾超過汛限水位,汛期大中型水庫增蓄水量明顯,共增蓄水量23928萬方,較汛初增蓄190%。
降水
全市年降水量最大的地區為嶗山
2020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970.6毫米,降水偏多。其中嶗山區平均降雨量最大,為1257.8毫米,萊西市平均降雨量最小,為790.1毫米;城陽、即墨、西海岸、嶗山4區年平均降水量較歷年偏多5成以上。
降水空間分布不均勻,總體呈現東南部向西北部遞減趨勢。嶗山區東部降水量較大,萊西市北部和平度市西北部降水量較小。全市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800~1200毫米之間,嶗山區大部、城陽區東北部和西北部、即墨區西南部、膠州市東北部年降水量大于1200毫米,平度市西北部和萊西市大部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全市最大點降水量嶗山區泉心河水庫1774.5毫米,最小點降水量萊西市北墅水庫664.0毫米,最大點降水量是最小點降水量的2.7倍。

同時降雨時間分部不均勻,總體呈現“連續偏多或連續偏少”特點。汛前(1~5月)降水量204.4毫米,占全年總降水量的21.1%,較歷年同期偏多71.6%;汛期(6~9月)降水量693.1毫米,占全年總降水量的71.4%,較歷年同期偏多40.0%,其中8月份降水量較歷年同期偏多107.5%;汛后(10~12月)降水量73.1毫米,占年降水量的7.5%,較歷年同期偏多4.9%,其中11月降水量較歷年同期偏多142.1%。

我市年度內各月降水分配不均。1~2月、5~8月、11月降水量持續偏多,分別較歷年同期偏多276.7%、65.0%、142.1%,3~4月、9~10月、12月偏少。降水量主要集中在主汛期(7~8月),其降水量占汛期降水總量的80.1%,占全年降水總量的57.2%。
2020年,全市強降水過程較多,平均降水量超過25毫米的降水過程有12次,其中超過50毫米的降雨過程有4次,主要強降雨大多發生在主汛期(7~8月),11月下旬發生1次較為罕見的強降水過程。

8月25日14時至27日6時,受8號臺風“巴威”影響,全市普降暴雨至大暴雨,局部地區降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降水量84.2毫米,最大點即墨區南泉374.0毫米。南泉最大60分鐘降雨量158.5毫米,最大120分鐘降雨量260.0毫米,均超過青島市歷史極值,暴雨頻率超過百年一遇。
水庫
汛期全市大中型水庫進水28700萬方
2020年,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庫(不含棘洪灘水庫)1~7月蓄水總量均少于歷史同期和去年同期蓄水總量,8~12月蓄水總量均多于歷史同期和去年同期蓄水總量。
年初,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14247萬立方米,較歷年同期偏少51.5%,較去年同期偏少46.9%。尹府水庫、宋化泉水庫2座水庫水位低于死水位。

年末,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33265萬立方米,較歷年同期多14.4%,較去年同期多13.3%,較汛末減少3231萬立方米。

汛末,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36496萬立方米,較歷年同期偏多16.0%,較去年同期偏多91.8%,較汛初增加23928萬立方米。汛期期間,全市大中型水庫累計共進水約28700萬方,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7月共進水約6850萬方,8月共進水約19000萬方。汛期進水總量較多的水庫有嶗山水庫約4800萬方,吉利河水庫約3200萬方,北墅水庫約3000萬方,產芝水庫約2800萬方。汛期期間,北墅水庫、山洲水庫、挪城水庫共3座水庫水位曾超過汛限水位。
河道
汛期主要河道共發生洪水160次
2020年,全市各主要河道大部分時間處于河干或斷流狀態。7~8月,受幾場較強降雨影響,大沽河、南膠萊河、墨水河(即墨)、白馬河、吉利河等主要河道共發生160次洪水,其中發生10場以上洪水的水文站有5個,5~9場的水文站有8個,全市最大洪峰流量出現在墨水河(即墨)華橋水文站8月4日8時392立方米每秒。

墑情
全年沒有出現重度及以上干旱
2020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970.6毫米,降水較多,全市土壤墑情狀況大部分時間保持良好,4月中旬至5月上旬、6月上旬至中旬、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局部地區出現輕度至中度干旱,全年沒有出現重度及以上旱情。
地下水
地下水位較去年同期上升1.26米
全市平原區地下水動態主要受降水入滲補給、引水灌溉入滲補給與人工開采地下水、潛水蒸發等因素的綜合影響。2020年,全市平原區地下水位呈略有下降—快速上升—平穩下降的變化狀態。
2021年1月1日,全市地下水平均埋深為5.22米,平度市地下水平均埋深最大,為8.83米,其中平度市同和街道振華里地下水埋深最大,為21.18米。全市地下水位較去年同期上升1.26米。
2021年1月1日,全市平原區淺層地下水蓄水量較去年同期增加30276萬立方米。(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