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委員、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二級巡視員王軍:
試點建設真空管道垃圾自動收集系統

垃圾分類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環節和關鍵領域,是生態文明的重要抓手。城市生活垃圾實現環保收集處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也是青島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現代大都市”的必然選擇。
青島市作為國家46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其城市生活垃圾收運設施的建設和實施,將應對山東省其它城市乃至國內北方地區產生重大影響。王軍認為,在青島的國家新區或上合示范區等區域選擇典型的建筑或小區建設真空管道垃圾自動收集系統,不僅有利于提高青島市的垃圾分類處置水平和城市生態文明形象,也有利于引領膠東經濟圈及山東省提升投資環境和旅游環境。
為此,王軍建議結合全市地下綜合管廊規劃建設契機,將垃圾自動收集系統一攬子綜合考慮。為了節省建設成本,降低維護成本,垃圾自動收集系統可依賴于綜合管廊建設,與其他市政管線共同敷設。
支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真空管道垃圾自動收集系統生產建設企業。目前,國內真空管道垃圾自動收集系統知識產權主要集中在少數外資企業手中,受制于技術和人才瓶頸,從事該領域的國內企業不多。應加大對該類企業創新發展的扶植力度,特別是鼓勵青島本土企業瞄準國際先進技術,盡快推進主要設備的國產化進程,有效降低整套系統的投資和建設、維護成本,培育該行業的本土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
制定相應的政策給予財政支持,支持鼓勵在醫院、商場和商品房住宅等重點領域新建項目增加真空管道垃圾自動回收系統的預留設計,制定對垃圾分類減排的企業等商業主體鼓勵支持政策。
突出試點應用場景,合理布局真空管道垃圾收集系統建設。新建建筑物及新城區可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和地下管網建設,預先鋪設管廊。在新建的“康復大學”開展試點,打造中國一流的綠色大學。在大型商業街和重要的公共場所推廣應用“廚余垃圾封閉式管道系統”,使廚余垃圾就地收集、就地輸送預處理、就地資源化利用。(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文/圖)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