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養老”成為全社會面臨的共同問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將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底我國60歲以上人口約占總人口的18%,我市該比例接近20%(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約183.5萬),超過了全國老齡化社會的平均水平。加之“四二一”家庭結構,人口老齡化將成為越來越突出的問題。如何妥善解決如此龐大的老年人養老問題?早報記者邀請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以及市民代表共聚“云端”,以網上聊天的形式,針對養老話題暢所欲言、建言獻策。
市人大代表 譚蘭
加強對阿爾茨海默病預防
市人大代表,青島市市立醫院副總院長、腦科中心主任譚蘭表示,隨著社會發展,我國慢性非傳染疾病總體呈現出發病率、病死率、致殘率高,而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低的“三高三低”現象,并逐漸成為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首要問題。阿爾茨海默病不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非傳染疾病,也是最為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青島市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群體估計約為11萬人。到目前為止,對這種破壞性疾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因此早期發現和早期預防對老年人健康養老尤為重要。
譚蘭建議,首先,加強社區醫生在青島市阿爾茨海默病“早發現、早預防、早管理”戰略體系中的作用。 “社區醫生是社區居民就診的第一道關口”,譚蘭認為,同時應開展對患者照料者的心理咨詢和社區幫扶,降低照料者的心理負擔,及時疏導情緒;其次,在社區層面應積極組織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知識的普及,加強早期預防知識的宣教;再者,協同我市專業臨床和科研團隊在社區開展大規模患病人群或高危人群的篩查和隨訪,建立社區監測系統;最后,通過甄別高危人群,繪制青島市老年人群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因素和防治靶點譜系,構建具有本市特色的風險預測模型,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將該病種及相關藥物納入青島市社會醫療保險門診大病系統,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市人大代表 李廷勇
引入智能設備 照護特殊群體
“目前傳統的護理模式面臨著設施陳舊、管理不到位、服務質量低的嚴峻挑戰,很難適應失能與半失能老人的生活需求;特殊照護成為難中之難。 ”市人大代表、青島易特優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廷勇認為,在對失能、半失能老人這一特殊群體的照護過程中,建議通過先進的智能照護設施、現代化照護服務,讓失能、半失能老人進入智能化管理照護時代。同時,建立智能養老服務平臺,為居家養老提供優質服務。
市政協委員 戴淑青
推廣中醫藥 緩解“看病貴”
市政協委員、海慈醫療集團治未病科主任戴淑青認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發展中醫藥事業對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和健康養老事業具有重要意義。戴淑青指出,中醫適宜技術包含中醫非藥物療法及中藥外治法等,有兩千多年歷史,適應范圍廣、效果好,可迅速、有效地緩解患者病痛;可以降低醫療費用,進而減輕醫保負擔和財政壓力;還可以在社區、家庭推廣普及,一定程度上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更能充分發揮治未病作用,增強體質,提升國民整體健康素質。
戴淑青指出,對于具有預防作用的中醫藥保健品,如中藥香薰療法等,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預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建議在公立醫院試點設立相應的收費項目。另外,她建議市醫保在現有的日間病房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病種以及使用范圍,允許縣區級醫療機構增設相應日間病房,從而減輕病人接受中醫適宜技術治療的經濟壓力。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針灸治療適應癥有64種,建議門診病人接受針灸等非藥物治療時,可以借鑒北京、濟南等地做法,也能有一定比例的醫保報銷。
市政協委員 王潤杰
養老產業服務水平參差不齊
市政協委員、青島城市發展集團黨委副書記王潤杰表示,養老服務雖在發展,但投入不足的局面并未改變,無論是供給規模、盈利模式,還是服務質量、滿足特色需求、專業人才數量上,養老服務總體上還處于總量供給不足、結構失衡、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專業人才不足狀態。
王潤杰建議,首先要加強頂層設計,明確國有資本在養老產業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應充分發揮國企擔當、骨干引領作用,確定國有企業承接養老產業的要求,同時鑒于養老產業的公益屬性,應給與國企相應的政策支持如財政兜底,鼓勵國企參與,帶動全市養老產業發展。
王潤杰提出,還要加大養老專業隊伍培養,建議政府加強與醫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的協調聯系,增添護理課程,培養專業護理人才,開設護理人員職業技能培訓,以滿足養老產業快速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市民代表 王建忠
為老年人提供“菜單式”服務
“作為老年人群服務的醫養行業,我們有責任為老年人的腦健康提供專業化服務。”王建忠是青島圣德醫養康復集團常務副總經理,他關注到,青島老齡化形勢日趨嚴重,腦疾病危害到老年人的腦健康與生活質量,給患者帶來沉重負擔,也對公共醫療體系造成巨大壓力。工作中王建忠發現,加強養老服務人員的培養很有必要,需要鼓勵各類職業培訓機構開展養老服務技能培訓和道德教育,也可以依托社區和高校,大力發展市場化和志愿者服務隊伍,并且要不斷擴展專業化的服務項目,提供“菜單式”服務,包括老年醫療衛生、康復護理、文體娛樂、精神慰藉等。
王建忠認為,目前北京等地已經開展了“老年人腦健康體檢”服務項目,針對老年人的認知癥障礙,展開早期篩查、早期干預,青島也應及時行動起來。圣德將與科研機構及政府部門聯手,引進先進的篩查系統和干預、康復設備,形成有特色的方案及可推廣實施路徑。此項目不僅是惠及百姓健康的民生工程,更是溫暖百姓心窩的重要民心工程,必將推進青島老年人腦健康篩查、失智老人照護,大幅度降低家庭、社會的經濟負擔。(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楊健)
責任編輯 李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