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70周年獻禮電視劇《跨過鴨綠江》正在CCTV-1頻道熱播,該劇全景展現了抗美援朝從最初決策到最后簽訂停戰協議的整個過程,熱情謳歌英雄兒女,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觀海新聞記者了解到,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攝影藝術與技術系鮑許峰、王延琨兩位教師作為航拍指導,帶領范飛旺等5名同學參與了該部電視劇的拍攝。

《跨過鴨綠江》片尾

《跨過鴨綠江》板院村片場
該劇拍攝地點大部分在牡丹江,天氣寒冷,劇組要在短時間內高水準完成系列任務,為觀眾呈現一場驚心動魄、氣勢恢宏、真實震撼的戰爭史詩劇視聽盛宴。這便對航拍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攝影系的師生克服種種困難,經過多次實踐探索,最終向劇組提交了滿意的答卷。

攝影指導穆德遠(右),航拍指導鮑許峰(左)
該劇由王雁任總制片人,穆德遠任總攝影執導,史詩般展現了抗美援朝戰爭及抗美援朝運動,展現了以毛澤東、周恩來等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的崇高風范,謳歌了黃繼光、邱少云為代表的志愿軍指戰員不畏強敵、英勇斗爭的戰斗精神,反映了中國人民不怕難、不信邪,團結一致的精神風貌。
王雁和穆德遠此前也曾多次到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攝影藝術與技術系教學,對該系的教學做出過肯定。

航拍指導王延琨老師(左)與殷康智同學(右)對穿越機畫面進行調試
“在北創的四年沒有荒廢,感謝學院攝影系的培養。在校期間多流的每一滴汗都是日后工作中少流的一滴淚。”殷康智同學完成拍攝任務后說。
“能夠參與這么宏大的場面攝制,使我在畢業前體驗到了職業化影視劇組的工作流程,同時又能向前輩們學到不少寶貴的經驗和知識,這段經歷讓我受益匪淺。”參與拍攝任務的李宗帥同學說。

攝影指導穆德遠老師(右)對殷康智(左)李宗帥(中)的航拍鏡頭進行指導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跨過鴨綠江》以宏大的氣勢和格局,填補了熒屏空白,極具“歷史美學品格”。攝影系師生不僅參與了此次拍攝,同時通過拍攝也對這段艱苦卓絕的抗美援朝戰爭和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被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精神所鼓舞,被英雄兒女的犧牲所感動,更意識到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在祖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局勢下,不畏強權霸權、敢于斗爭、取得勝利的不易,所以更加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

王超(左二)和黃淵(左三)同學在拍攝現場
整部電視劇的拍攝歷時三個月,從初夏到寒冬,跨越五省市。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攝影藝術與技術系師生用穿越機、多種型號的無人機,依據不同戰爭場面的需求,拍攝出了各種風格類型的畫面,不僅用空中視覺記錄了“歷史畫面”,也通過拍攝實踐對無人機的教學進行了檢驗和反思,從而對指導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未來希望培養出更多的航拍攝影師,助力影視發展。

“銘記,是最好的致敬。我們一直在尋訪抗美援朝老戰士,把他們的事跡編寫進雜志里,傳承抗美援朝精神。我們也希望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這段歷史,記住這些最可愛的人為新中國作出的犧牲和貢獻。”丹東抗美援朝精神研究會秘書長陳晨說。(來源/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融媒體中心 通訊員/武嘉璇)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