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積雪滿天山,臘八粥正甜”
文案/王鳳一 設計/徐稚媚
今天是農歷十二月初八,
俗稱“臘八”,
是臘月的第一個節日;
同時,今天4時40分,
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站,大寒;
也在我們的夢鄉中悄然降臨。

資料圖。路邊樹葉猶如穿了一層雪白的紗衣。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于滈 攝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臘八”巧遇“大寒”
一半是寒,一半有暖。

資料圖。漢服愛好者在即墨古城游覽打卡。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雨欣 攝
大寒有三候
一候雞始乳
斗轉星移,萬事萬物皆有更替,
寒冬里沉睡的萬物逐漸蘇醒,
平凡歲月里,新生的韌性與奇跡,
給予我們前行的力量,一往無前。

資料圖。觀海攝影師 王海濱 攝
二候征鳥厲疾
不論前方是否冰霜雨雪,
鷹隼總以勝者的雄姿翱翔于天際,
振翅高空時,盤旋覓食間,
寒意漸消,暖意更盛。

資料圖。一只白鷺抓到了跳跳魚,一只蒼鷺飛來搶奪。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宋新華 攝
三候水澤腹堅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天然的“冰場”是大自然的饋贈,
孩童那些冰上的故事,
隨著時光的流淌,慢慢積攢。

資料圖。李村河部分流域結出冰層,天然“冰場”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玩耍。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雨欣 攝
“小寒大寒,無風自寒”
天地山海將冬日的壯美,
珍藏、內化、表達……

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宋新華 攝
在青島,
氣溫下探后海面出現“海浩”奇觀

資料圖。2021年1月7日,極寒天氣影響青島,氣溫最低達到零下16攝氏度,青島海域出現最壯觀的“海浩”奇觀。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宋新華 攝
“冰灣落日”爆紅網絡

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宋新華 攝
還有那悄然綻放的冰窗花,
都將這個冬的寒意表達得淋漓盡致。

資料圖。觀海攝影師 李昕 攝
“大寒”預示著冬時將盡,
“臘八”與“大寒”欣喜相逢,
屋內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
定能消解屋外彌漫四散的寒意。

資料圖。
臘八節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這一天,我國民間有煮臘八粥吃的風俗傳統。

資料圖。
“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
“過了臘八,就是年”

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唐婕 攝
“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
……
“臘八”是傳統農歷新年的開場鑼鼓。

資料圖。即墨古城內張燈結彩、年味兒十足。觀海攝影師 董志剛 攝
臘八粥飄香,
再加一口夠味兒的臘八蒜,
年的味道也逐漸濃郁。

資料圖。
在青島,人們盤算著時間,計劃著日子,
買年畫、對聯、彩燈、鞭炮、香燭……

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柳棟 攝
“進了臘月就是年”
流亭大集年味彌漫,
李村大集福字環繞,
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柳棟 攝
王哥莊年貨大集紅紅火火,
各類曬干魚應有盡有。

資料圖。觀海攝影師 王華 攝
各大商超,具有濃濃節日氛圍的裝飾品已經擺上貨架。
海鮮市場,塊大肥美的海蠣子,各種魚類、貝類、海捕大蝦、螃蟹,品種繁多。
這是屬于青島人的年味兒!

資料圖。魚眼鏡頭下的海蠣子塊大肥美。觀海攝影師 于勝憲 攝
記憶里故鄉的角角落落,
和著年味兒愈發清晰、深刻,
但總有人在萬家燈火時無法回到自己的家鄉。

資料圖。消防隊員蹚過海水營救兩名礁石被困人員。觀海攝影師 辛佳 攝
有的人用雙手鍛造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有的人為了責任與使命堅守崗位。
“沒有等來的輝煌,只有拼來的精彩。”

資料圖。漁民在融化的海冰中捕撈作業。觀海攝影師 孫曉光 攝
所謂的歲月靜好,
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資料圖。執勤警員對過往車輛逐一進行檢查。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柳棟 攝
此心安處是吾鄉
“臘八”巧遇“大寒”
愿粥香能越山川萬里,
向遠方的游子帶去暖意。

資料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唐婕 攝
愿有人陪你立黃昏,
有人問你粥可溫。

資料圖。在棧橋景區,父親抱著雙胞胎孩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柳棟 攝
時光滾滾流淌,向前不息,
寒意漸消,春將至。
“觀海”在下一個春天等你!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