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8日訊 農貿市場既是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又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18日,市市場監管局召開農貿市場整治提升工作現場會。觀海新聞記者從會上得知,今年上半年我市將結合市辦實事“升級改造農貿市場不少于10處”的要求,開展農貿市場整治提升行動,以“四化一高”為目標,著力推動市場規范化、智慧化、便民化、特色化發展,建設高品質農貿市場。

此次現場會實地調研了西海岸安子智慧農貿市場、隆潤澤農貿市場及東街農貿市場,這三處都是西海岸“五位一體”標準化農貿市場,按照“疫情防控常態化、食品安全規范化、功能設置便利化、運營管理智慧化、消費體驗特色化”的標準新建或改建。

據悉,目前,我市市區有120余處農貿市場,通過2012-2016年的新建改造和2017-2019年的星級創建,農貿市場整體面貌有了明顯改觀,但仍有相當數量農貿市場存在硬件設施陳舊、管理服務落后、環境衛生臟亂等問題,亟需通過整治提升進行規范。

今年市辦實事提出,按照標準化農貿市場要求,升級改造農貿市場不少于10處,進一步改善經營消費環境,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由于市辦實事任務從星級創建調整為升級改造,側重點從市場管理服務轉移到了市場硬件建設方面,因此,農貿市場整治提升尤為重要。我市將按照“一場一策”的原則,形成每處農貿市場的整治提升措施。通過開展此次行動,實現“一個提升”:即市場整體水平有明顯提升;突出“四項重點”:即交易秩序、安全生產、環境衛生、食品安全,推動我市農貿市場健康、規范、有序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傅春曉)
相關鏈接
農貿市場整治,主要要做這些事
(一)交易秩序整治提升。突出“三個整治”:一是質量安全整治。集中整治銷售失效和變質商品,商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二是價格整治。集中整治不明碼標價等違法行為。三是消費侵權整治。集中整治缺斤短兩、銷售不合格“皮筋螃蟹”等違法行為。各區局要加大市場檢查力度,加大對違法行為曝光力度,震懾違法違規經營者,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組織開展農貿市場文明誠信業戶創建,發揮榜樣示范帶動作用,充分調動場內業戶積極性,營造誠信經營的良好風氣。
(二)安全生產整治提升。做到“三個到位”:一是制度到位。進一步建立健全農貿市場防范各類安全事故制度措施,督促市場開辦單位建立健全市場安全生產保障機制、應急處置機制等。二是設施到位。市場及時配備更新安全生產設施設備,落實“一場一冊”要求。三是自查到位。督促市場開展安全生產自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堵塞安全管理漏洞。鼓勵市場引進第三方消防安全專業管理機構開展消防安全維護,及時排查和消除市場安全隱患,提高市場安全管理專業化水平。
(三)環境衛生整治提升。實現“三個規范”:一是制度設施規范。督促市場開辦單位落實環境衛生管理責任,加強市場基本信息公示,配套排水、通風設施。二是劃行歸市規范。市場劃行歸市合理,區域標志明顯,攤位擺放整齊,無占道經營現象。三是衛生保潔規范。配備衛生管理人員,落實清掃保潔制度,從業人員個人衛生良好,開展控煙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四)食品安全整治提升。強化“三個責任”:一是強化市場開辦者責任。督促市場開辦單位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各項制度措施,設置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每日開展農殘檢測,定期開展自查和培訓。二是強化場內經營者責任。食品經營者持證上崗,穿戴齊備,加強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售場所符合相關要求。三是強化食品安全追溯責任。經營者落實進貨查驗制度,對所經營的食品、食用農產品進行索證索票。按照商務部門要求,建立肉類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制度,主動使用溯源設備,履行追溯義務。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