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9日訊 今天上午,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81泊位,山東港口青島港“一帶一路”及RCEP航線(長榮東南亞線、萬海/運達越南線、萬海/運達/以星/高麗印度線)正式首航。至此,山東港口的全球集裝箱航線總數達到305條。

3條新開航線中,長榮海運東南亞線將構建起馬來西亞對接山東港口的高效率、低成本海上物流通道;萬海航運、運達航運的越南線是其在青島港開通的首條東南亞冷鏈直達快航,越南進口水果等進口生活資料僅需5天即可抵達青島口岸;萬海航運、運達航運、以星航運、高麗海運的印度線將進一步增強青島港直達南亞地區航線組群密度。
東北亞航線組群優勢更強
東南亞成為港航業布局新航線的熱點,背后是貿易格局的變化:中國更多轉向生產中間品,然后出口中間品到東盟,在東盟生產最終產品并出口歐美。據中國海關統計,2020年中國與東盟進出口額為4.74萬億元,同比增長7%,雙方首次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簽署后,包含中國和東盟在內的RCEP成員相互實施關稅減讓、開放市場準入、取消影響貿易的壁壘、簡化海關程序等,將進一步降低區域內的貿易成本,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同時,RCEP對港航業構建高效的供應鏈管理也提出了新要求。
統計顯示,去年以來,山東港口新增集裝箱航線35條,其中外貿航線18條,加上此次開通的3條,航線總數達到305條,航線數量和密度穩居中國北方港口首位。具體從山東港口航線布局來看,山東港口青島港集裝箱航線開發已形成東南亞航線和日韓航線兩大優勢組群,確立了在東北亞的近洋航線組群優勢。通過RCEP,青島港再次賦能組群,全面構建“輻射日韓、連接東南亞、貫通印巴、中東區域并連通歐美遠洋干線”的國際中轉大通道。
山東港口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奉利表示,在RCEP背景下,相關區域航線的開通將進一步賦能山東、中國北方乃至東北亞地區的經濟發展。未來,山東港口將沿著“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發展路徑,進一步做大山東港口的“朋友圈”,構建更有活力的產業生態圈層,為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一帶一路”、RCEP海上橋頭堡,服務國家經濟發展大局貢獻力量。

轉型生產生活資料港
RCEP帶來的另一大影響則體現在促進中國內需的釋放,尤其是消費品的進口需求持續提升。這些變化將深刻影響港航業的貨源結構和整體競爭格局。
山東口岸是中國重要的大宗資源性商品進口口岸,每年巨量吃進原油、鐵礦石、煤炭、橡膠、大豆等生產資料。從去年開始,山東港口立足服務“大循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滿足“需求側改革”,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RCEP成員國市場發力,啟動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建設,聯手達飛海運、德翔航運、海豐國際控股、馬士基開通東南亞航線,主動加快由傳統“生產資料港”向“生產生活資料港”轉型。其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發力跨境電商和冷鏈物流,落地保稅倉儲、分撥配送、貿易金融、電商服務等功能。
此次集中開通新航線,將進一步助力山東港口加快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建設,以冷鏈精品快航為抓手,將東南亞國家的產品直接送達山東乃至沿黃流域經濟腹地,豐富人民群眾的“菜籃子”“果籃子”,用航線架起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橋梁。
“長久以來大家可能覺得中國外貿是以出口為主,其實近年來我們逐漸把焦點放在進口。RCEP政策落地之后,將對進口形成明顯利好。青島除了進口來自東南亞的淀粉、橡膠等傳統大宗貨物,火龍果、香蕉等水果也將越來越多,青島將成為中國北方進口水果的主要集散地?!比f海航運青島分公司代表黃若蘭告訴記者。(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