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9日訊 近日,市北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推進中心、浮山新區街道(社區)辦事處的“黨群e家”平臺、“智慧浮新”平臺等6個案例在數字政府類、數字經濟類、智慧社區類等3個類別中,榮獲“2020青島新型智慧城市典型案例”;市北區大數據發展管理局作為新型智慧城市的統籌推進部門,共組織12個單位上報16個案例,在本次評選活動中榮獲“優秀組織單位”。

據了解,2020年,市北區成功申報青島市四星級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作為青島市四星級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載體之一,市北區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作為落實數字山東、數字青島的重要抓手,搶抓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機遇,緊緊圍繞全省“優政、惠民、興業、強基”的總目標,全市“城市慧思考、產業慧融合、社會慧協同”的發展目標,按照區委“當好排頭兵、打造新高地、建設核心區、爭當驅動器”的工作要求,打造具有市北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
在組織架構上,市北區成立區長擔任組長的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印發《“數字青島”市北區2020年行動方案》,落實數字山東、數字青島工作要求;編寫《市北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工作任務書》,重點圍繞“地方特色”挖掘我區亮點;印發《青島市“一碼通城、無感通行”試點工作市北區實施方案》,拓展二維碼和人臉識別在政務服務、醫藥衛生、文化旅游等領域的應用。組織專項業務應用系統接入城市云腦綜合展示平臺,作為青島市城市云腦建設工作的區(市)中樞試點,目前已接入基層治理、經濟運行、民生服務等領域的15項專項業務系統。
在數據共享方面,推進市北區數據治理平臺建設,完善人口庫、法人庫、地理信息庫、信用庫等基礎庫和特殊人群、黨建、人社、衛健等專題庫,做好政務信息資源的歸集、管理、共享、應用工作。目前,共整合50個單位和系統的590類政務數據,數據項共8900余項,數據量達3億余條。建設完成“青e辦”、“愛山東”APP市北區分廳,接入事項390余項,接入6項市北區政務服務特色應用進駐“青e辦”APP;推動“一碼通城”工作,當前通過市通用審批系統辦理的200多項事項均可使用電子身份碼、電子營業執照碼進行辦理。
市北區將網格作為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按照構建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的要求,研發啟用“黨群e家”信息平臺,作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發展工作的科技支撐平臺。自2020年2月正式上線,“黨群e家”平臺累計注冊用戶27.74萬人,其中黨員7.33萬人,居民19.18萬人,企業代表1.23萬人,上報議題10萬個、議題轉為項目7.18萬個,辦結率99%。
推進智慧社區、智慧街區建設,延伸觸角至基層末梢。圍繞基礎設施、社(街)區服務、社(街)區安全、服務創新4個方面開展智慧社區、智慧街區建設。其中,中央商務區街區的綜合治理服務平臺,基于數字孿生的新型智慧城市發展理念,整合了智慧街區的各類應用服務,匯聚智能燈桿、視頻監控、環境監測等后臺管理功能,為智慧街區管理、服務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融入RCEP發展大局。圍繞“1+6+N”發展布局,通過6個千畝產業園建設,結合區“八個一”園區經營機制,對大數據相關產業實施布局,借助浪潮集團、華電集團、鵬程實驗室等龍頭企業和資源優勢企業,實現重點突破。
部署疫情防控平臺,促進疫情防控智慧化。汲取10月份全民核酸檢測工作中的經驗,對接行業龍頭科技公司,部署核酸檢測登記信息化平臺,并組織了20余次實戰演練及培訓,優化了10余項系統流程,確保戰時系統可用、人員會用;結合市北區實際,完成冷鏈暨應檢盡檢系統技術部署,舉辦系統培訓,錄入企業數據3058項、從業人員數據6095項,為冷鏈應檢盡檢工作提供了信息化支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 通訊員 梁璐璐 王恩全)
責任編輯:馬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