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9日訊 海邊的“玻璃房子”里,十張小圓桌環繞一張方形長桌,開辟出一片討論空間。1月19日下午,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主辦的 “局長與大V”茶座活動于石老人城市會客廳如是書店展開第10期活動。嶗山區委副書記、區長王鋒參加茶話會,與島城媒體、自媒體從業者展開交流。

“這幾個地方交通有點‘腸梗阻’”“樓宇新舊物業交接出現問題”“嶗山茶、日照茶現狀對比”“對春節留青人員是否有關懷政策”……正值陰天,投射進落地窗的陽光時有時無,但20余名大V熱情不減。而“金融”“人才”“文化”作為嶗山區的發展標簽,無疑是大V們最感興趣的話題。
問題1:嶗山區房價較高,年輕人難留下?
茶話會開始不久,一位大V就提到,自己觀察到近年來嶗山區常住人口上升較快,其中大學生不在少數,“但要把大學畢業生留下來,需要較低的生活門檻。包括其他在嶗山區工作的技術型、創業型人才,住房也是較大問題。另外,嶗山區何時將有自己的人才公寓?”

王鋒回復,2019年,嶗山區委提出“戰略北進,再次創業”,通過北進,通過村莊改造,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和商品房居住空間。“原有的區域已經非常飽和了,雖然還要再拓展空間,但是總體上是有限的。所以我們要北進,包括張村河流域、株洲路片區的城市更新,北宅、王哥莊的村莊改造等,對原有存量挖掘潛力。”
王鋒介紹,人才住房方面,2020年,嶗山區啟動了9300套人才住房建設。“今年我們將實現2000套人才住房配送,并且由市場說了算。有的是按照人才條件,符合的可以來申請;另一方面我們把人才房給企業,由企業來根據他認定的人才進行分配,也就是說對人才房的分配上,企業為主體,加入個性思考。”
問題2:如何鼓勵“創客”?
另一位大V則提到,剛剛落幕的企業家與產業領軍人才大會上,嶗山區用1.37億元對優秀人才進行獎勵,令自己印象深刻,“但我還關心的是,對尚未作出成績的年輕‘創客’,嶗山區是否有扶持方法?”

王鋒回復,優勝劣汰是市場規律,但對一些市場還沒認可、資本還沒進入的好項目,政府也能進行相應支持,具體方式包括風險補償類與股權類等。
“去年,嶗山區分別投入一個億,用于企業申領應急周轉金和風險補償金;股權方面,青島有科創母基金,能為科創型企業帶來資金支持。嶗山區也在探索政府‘股權直投’,加強政府兜底風險,支持創客企業。”王鋒說。
問題3:如何建設“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
不久前,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4片區控規通過市政府批復,也引發不少大V關注。一位大V提出自己的擔心:“除了地產項目外,生態健康城是否有具體規劃?如何打造名副其實的‘國際生態健康城’?”
王鋒介紹,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將打造生態健康、新能源、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高端醫療為主要業態的新城,特點就是“產城融合”。“總體上我們不把生態健康城作為一個地產項目開發,它更多的是以上產業的聚集區域。一定是圍繞產業發展,逐步把生態健康城發展起來,我想這也是大家共同的期待。”
問題4:青島宜家不“火”了?
去年9月,青島首家宜家商場開門營業,初期人流爆滿,但一位大V提到,宜家熱度過去之后“似乎就沒什么人了”:“那里也有地鐵站,是交通要道,為什么沒有萬象城、樂客城那么火爆?宜家是一個成熟的國際品牌,為什么在青島嶗山這個地方,它現在不火?”

王鋒回復:“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媒體報道,2020年宜家全球營業額下降,這是全球的普遍情況。往長遠看,我們更看重宜家在青島的發展。我相信隨著整個城區人口密集,包括它自身的品牌打造、輻射帶動,以及疫情好轉,宜家將來會更好。”
問題5:春節是否會舉辦文化活動?
茶話會尾聲,提到春節已近,一位大V介紹,自己是住在嶗山區30多年的“新青島人”,今年國家鼓勵就地過年,嶗山區將如何為春節營造更好的文化氛圍?
茶話會上的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近期,結合建黨100周年,嶗山區正在策劃春節文化惠民活動,但是否舉辦、舉辦形式將根據疫情防控政策決定。“各街道可能會結合民宿、民間文化展演,視情況對外來務工人員提供‘送活動上企業’服務。此外如是書店等文化場所會舉辦一些線上、線下活動。”
王鋒總結:“今年春節很特別,我們倡導大家盡量少出行、不聚集,在青島過一個特殊的年。”(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羅震 文/圖)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