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青島的天氣依舊冷颼颼但這依然無法阻擋咱青島人趕海的熱情!不信?趕快和小編一起來瞧瞧大家的戰利品吧!
近日,浮山灣海濱退大潮,
露出了大片海灘,
眾多市民和游客紛紛加入
趕海的隊伍。

被海浪卷到海灘上的各種海菜,
俯身就可以撿拾,
石花菜、石莼、裙帶等
都是可以食用的健康海菜。

剛從泥沙中挖出的鏡蛤,
個大殼厚,近似圓形“面如滿月”。

浮山灣畔海灘趕海,
最常見的收獲是大竹蟶、香螺。

兩殼抱合呈竹筒狀足有食指粗的大竹蟶。

冬天的梭魚是不咬鉤的,
此時它尚未睜眼,
味道也最為鮮美。
有經驗的趕海人總有捕獲它的秘笈,
收獲2斤以上的大梭魚也是常有的事。
此前,由于受寒潮影響,
膠州灣海域風急浪大,
把沿岸海灘中的各種貝類沖卷到岸邊,
幾乎不用鐵掀、鐵夾等趕海工具,
就能徒手在海灘上撿拾到大個頭的“老憨”。

被大浪沖卷上岸的
還有在青島海域不常見的鳥貝。

此外還能收獲到隱藏在礁石里的
八帶、波螺、梭子蟹、海蠣子等各種海鮮。

在趕海的市民之中有位大姐經驗豐富,
眼疾手快,
不到兩個小時撿拾到的海蠣子
和“老憨”足有五十多斤重。

趕海不像下海捕撈那樣成網地收獲,它要求趕海人一件件耐心地尋找,在尋找和收獲每一件海物時,逐漸了解了它們的習性,總結出經驗和竅門,也逐漸找到了一種寄情于大海的快樂和情感,趕海文化也就這樣產生了。
看得是不是有點心癢癢了?
趕緊約上小伙伴來一次趕海之約吧!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