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被認為是產業生存與發展最有效的組織形態,有利于匯聚生產要素、優化資源配置。去年,為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工信部啟動2020年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從全國遴選培育一批先進制造業集群試點示范。
在這場國內最高規格的產業集群競賽中,全國共有20產業集群入選,其中便包括青島智能家電產業集群。1月15日、16日,這場競賽將迎來決賽答辯。

青島經濟“壓艙石”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家電產業一直扮演著青島經濟社會發展“壓艙石”的重要角色。
上世紀80年代末,五朵金花在青島橫空出世,進而走向世界,其中三朵屬于家電品牌。
歷經30余年發展,這些金花至今長盛不衰,自身不斷進化的同時也帶動青島智能家電產業成長為以智能家居產業生態系統、新型顯示產業生態系統為核心,人工智能、物聯網、集成電路等多產業聯動發展的世界級產業集群發展格局。
根據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公布數據,2019年全國家電行業總產值1.53萬億元,青島家電主導產業工業總產值占全國該產業總產值比重接近30%。
青島二〇三五年的遠景目標明確提出,按照國家中心城市標準,建成高水平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建成制造強市、人才強市和數字青島。
在這一遠景目標和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創業城市的全市戰略之下,依托海爾HOPE開放式創新平臺、少海匯智能家居服務平臺、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海納云物聯平臺、檸檬豆家電供應鏈SaaS服務平臺等眾多開放性平臺,青島還在不斷推動家電產業協同制造和協同創新,培育更多智能家電創新企業。
超常規發展
無論是2020年青島提出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宏偉藍圖,還是連續兩年發起的“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中,家電產業都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分量的拼圖。
根據《青島市“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行動方案》提出的近期目標:到2022年,打造7個千億級、10個百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2個千億級、20個百億級品牌大企業,基本實現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強市”的戰略轉型。
青島市政府先后編制完成了34個工業行業“一業一策”行動計劃,集中力量培育打造4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其中之一就是青島市智能家電產業集群。
進入2020年,疫情的黑天鵝,調低了全球經濟增長的倍速,卻沒有打亂青島家電產業集群以開放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陣腳,家電龍頭企業紛紛提出超常規發展規劃:海爾提出《四年5000億,再造一個新海爾》發展規劃;海信提出《青島智慧城市與高技術產業登頂計劃》發展規劃,提出了要在2025年要實現3000億元的營收目標;西海岸新區明確提出,支持海爾、海信、澳柯瑪倍增計劃,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山東省政府正式確定在平度市設立山東省智能家電產業集聚區……

“振芯鑄魂”
從國之重器的高端裝備,到技術尖端的超級計算,再到生活日常的汽車、手機、電腦、家電、U盤,芯片是“心”、軟件是“魂”。
圍繞家電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尤其是在芯片、傳感器等家電卡脖子技術上,青島也加快了招引投資的步伐。
青島充分發揮家電業整機(系統)應用優勢,搶抓新一輪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以模擬和數模混合集成電路、半導體功率器件、光電子芯片和器件、MEMS傳感器、第三代半導體為主要方向,加大招商引資和政策支持力度,集成電路招商引資取得突破,引進了一批集成電路設計、晶圓制造、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項目,6英寸晶圓和半導體功率器件生產項目,填補了山東省在集成電路制造領域的空白。
像青島合啟立智能電子、核芯互聯科技、大唐半導體等企業,已經在MEMS運動傳感器、白色家電MCU(微控制器)芯片等方面與海爾、海信等本地企業開展了合作。
海信視像對外表示已積極向上游芯片領域進行拓展,通過在高清畫質芯片,TCON芯片等產品的創新及應用,與整機產品協同創新,進而不斷提升整機競爭力。未來公司也將持續在8K超解像畫質芯片、SoC芯片、AI芯片等領域加強研發投入。
《青島市“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行動方案》將新一代信息技術“振芯鑄魂”攻堅戰被列在了“7+N”攻堅戰的第一位,明確提出,以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為主線,夯實人工智能、集成電路、5G通信、高端軟件等軟硬件基礎,培育壯大數字經濟,力爭到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00億元,打造特色鮮明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高地。
新一代信息技術之所以被放到第一位,不僅僅是其戰略價值,更重要的是在青島提出的“7+N”中新能源汽車產業倍增、高端智能家電創新引領、軌道交通裝備加速領跑等攻堅戰中,都有強大的芯片需求,對于完善青島的其他高端制造產業鏈也是至關重要。
未來,以芯片、傳感器等為主導的先進制造產業集群也將不斷做大,成為青島市智能家電產業集群上亮眼的明珠。
站上“新風口”
在物聯網、AI、5G等技術的推動下,中國家電產業智能化的新風口已然到來。
根據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電子設備與系統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中國智慧家庭市場規模正以每年20%-30%速度增長。
而家電產業要想邁向高端化,必須在生產端和消費端發生革命性變化。
在生產端,依托卡奧斯COSMOPlat賦能的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正在像特斯拉改造汽車流水線一樣,通過工業互聯網改造家電生產線。
生產情況投射在屏幕上一目了然。每一個生產環節、每一臺冰箱出庫、每一個機器運轉數據都實時上屏,這里宛如“最強大腦”,一“屏”在手,掌控全局。
自2018年首批燈塔工廠公布名單以來,海爾為世界貢獻了兩座燈塔工廠。
從另一方面看,青島家電企業在瞄準智能制造的同時,也在向高端智能產品轉變、向跨界生產和私人定制創新。
2020年12月23日,海爾智家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海爾智家也由此成為第一家在“A+D+H”三地上市的中國企業。
在當天的上市儀式上,海爾集團創始人張瑞敏表示,作為國內第一家在三地上市的企業,海爾智家的目標是希望成為第一家物聯網化上市公司。
在張瑞敏眼中,海爾智家早已不是一家簡單賣產品的家電企業,而是一個連接更多智能硬件、擁有海量數據的物聯網生態品牌,從用戶的需求痛點出發提供不同家庭空間的場景解決方案。
據了解,2019年落成的海爾智家001號體驗中心,通過“賣場景”就實現單店場景均價25萬元,遠高于賣單品均價。
海信也在全面實施家電智能化的基礎上,開發推出了智慧家居Hi-Smart有線系統,建成了Juconnect1.0智慧家居物聯網平臺,量產了智慧家居中央控制器“信果”;澳柯瑪也推出了“互聯網+全冷鏈”品牌戰略,建設智能家電物聯平臺、智慧冷鏈管理系統,打造人機交互、自組織和超柔性的智能工廠……

形成“熱帶雨林”
青島市智能家電產業集群正在成長為一片熱帶雨林。
這片森林里,既有參天大樹,也有灌木和小草,同時還在不斷孕育新的生命。
依靠海爾、海信、澳柯瑪等家電龍頭企業的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青島吸引了眾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行業人才落戶青島,這些企業和人才都在青島這片智能家電熱帶雨林里不斷成長。
以新一代金花有屋智能為例,這是一家致力于全屋高端智能場景構建的新品牌。
通過將283項專利技術、29個智能模塊組融入全屋7大空間,有屋智能打通家居、家電兩大行業鴻溝,實現了對傳統家居場景的全面改造升級。
青島易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小米生態鏈企業,在國內智能照片領域占據了頭部位置。
這些企業的共同特點是在細分領域擁有領先的技術,借助資本力量獲得迅速成長。
有屋智能至今成立時間不超過5年,但卻憑借自身硬科技實力和高成長性,不斷獲得資本市場認可。
2018年12月,有屋智能宣布完成12億元A輪融資,由中金公司領投。目前已經進入上市輔導期。
更重要的是,青島正在舉全市之力建設的創業之城,也將圍繞家電產業創造無數個創新創業機會。
作為傳統制造業強市,以海爾海信澳柯瑪為代表的五朵金花和中車、歌爾等先進制造業企業,培育了大量的制造業人才。
這其中不乏優秀的工程師,更懂制造業的痛點堵點,更清楚如何利用機器視覺、聲紋識別等人工智能手段替代人工,如何運用工業互聯網技術降本增效,他們將在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工業軟件、元器件的國產替代等領域創造更多創新企業,在不斷完善創新鏈和產業鏈的同時,也推動青島智能家電產業邁向世界級先進制造集群行列。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