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21日訊 今天,記者自市北區開平路街道獲悉,圍繞全區經濟發展的“1+6+N”產業體系,街道發揮“地面部隊”作用,以核心區新高地為引領,因地制宜,找準賽道,加快推進“雙核驅動、軸線擴容、兩翼互補”的產業發展思路,努力把街道打造成為工業歷史文脈與產業提升、老城基因與煥新發展的產城融合“產業小鎮”。

在市北區“1+6+N”產業載體支撐體系中,“六個千畝”產業集聚區中的國際大健康產業集聚區、高端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均坐落于開平路街道。兩大產業集群將成為新的“增長極”,也將是街道產業經濟創新發展的強力驅動,是區域經濟跨越發展的“硬核”。目前,依托百洋醫藥集團,國際大健康產業集聚區加速醫藥電商行業崛起,提升貿易依存度,借力中日韓醫美行業優勢,支持美妝、美容產業跨越發展。街道將全力做好配套服務和外延關聯產業招商工作,牽頭萬科怡園與中心醫院對接醫療合作,力爭盡快實現開門納客,進一步擴展醫養健康產業鏈。依托人工智能國際客廳對產業資源的集聚效應,高端新材料產業集聚區進一步完善5G、大數據等新型基礎設施配套。街道將全程對接服務上海高端會展項目進駐,正與中際色彩、紡織谷開展第二輪洽談;協同濱海辦等部門招商引進頭部企業,在實施風貌保護的“68號院”形成人工智能頭部企業匯集區。
在“兩核”的基礎上,街道將圍繞“軸線”擴容,打開老城區煥新發展的活力窗口。據了解,貫穿轄區的四流南路是青島市最早的南北交通動脈和工業大道之一,隨著傳統工業的衰落,兩側國有企業大量外遷,連接青黃的地鐵1號線為這條歷史動脈賦予了新的生機。街道將充分發揮四流南路和地鐵1號線交通動脈帶來的流量經濟和軸線輻射作用,以軸線開放擴容推動生活配套產業建設,大力發展生活類商業和現代服務業。目前,已規劃布局了鴻泰廣場、萬科商業體、中泰捷能綜合體、開封路站辦公樓群。街道會同鴻泰置業招商引進了多個生活商業進駐鴻泰廣場,商場已于去年11月27日開業;萬科商業體已在街道注冊,并在街道協助下加快產業招商和施工建設;會同濱海辦在天建實業地塊引進高層工業樓宇產業園開發,建設主體龍海集團于去年11月18日完成注冊,園區規劃設計正在推進中。利用沿線的工業遺存紡織谷引進紡織新材料、時尚前沿項目,大力發展網紅經濟和電商經濟。
轄區東部為市民居住密集區、西部是傳統企業聚集區和兩大核心產業集群承載區,涇渭分明形成“兩翼”,是街道顯著的地域特點。為做好產與城的課題,街道使兩翼相互形成支撐和互補互促,構建起產城融合發展的新載體。在“1+6+N”產業體系科學布局和RCEP先行試驗基地建設帶動下,西翼區域將向海而興,在未來三到五年發展成為高端產業、人才和高品質居住社區匯集的現代化新城區,帶動東側老城區的開放樓院改造、城市基礎設施更新和城中村開發建設。而東翼老城區已成熟的便民商業、教育、醫療等資源,為西翼的新興產業聚集區提供完善的配套,注入生活的“煙火氣”,實現東西兩翼的功能互補,相互支撐,產城融合。(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
責任編輯:馬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