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棲霞金礦爆炸事故指揮部醫療救治組副組長宋西成在21日下午舉辦的救援進展新聞通氣會上介紹,目前被困人員的飲食正在逐步向正常狀態轉變,從開始的一日一餐、一日兩餐到現在的一日三餐,品種也更加多樣。
昨天投送了有八寶粥、火腿腸、咸菜、鵪鶉蛋等,礦工朋友們吃了之后也沒有明顯的不舒服,這也反映出他們的身體機能正在逐步恢復。另外,還投送了大量的礦泉水和裝滿熱水的保溫杯。每人還投送了一套生命吸管,可以在井下快速進水。同時也逐步加大了投放的數量,以便讓井下被困礦工有足夠的儲備。
20日,一天投送的食品,除了當天的基本需求之外,還有5天的熱量儲備。食物熱量從一開始的500大卡、1000大卡到1500大卡。與此同時,被困礦工的心理疏導也不容忽視,心理專家還特意準備了致礦工朋友們的一封信,介紹了一些簡單的心理調解方法。鼓勵大家互相陪伴,相互支持,科學運用體力和精力積極配合救援。


(總臺央視記者 張明 李秉禪 李玉廣 李金林 張鵬)
【早前報道】
記者從棲霞金礦救援現場獲悉,截至1月21日12時,救援最新進展情況如下:
現場共有17支專業救援隊伍和1支消防救援隊伍,救援人員629人,救援裝備402臺套。
生命維護監測通道:1號鉆孔持續進行生命探測,暫未發現生命跡象。
3號鉆孔20日12時投放營養液35瓶、疙瘩湯13瓶、臘八粥13瓶、火腿腸20捆、礦泉水50瓶、壓縮餅干29瓶、咸菜20瓶、保溫杯5個,同時還投放了濕巾、溫濕度計、紙筆、塑料袋、衛生紙等物品。
4號鉆孔鉆深581.8米,20日晚已實現貫通,接替3號鉆孔承擔生命維護監測通道的作用。21日11時投放營養液 33瓶、大米粥14瓶、碘伏15瓶、口罩50個、手消毒液6瓶,同時下放有關物資,指導井下礦工穩妥做好遇難人員遺體處理工作。20日17時至21日12時,與井下被困人員通話15次。
生命救援通道:井筒清障深度358米;10號鉆孔進尺18米。
排水保障通道:7號鉆孔進尺138米;8號鉆孔正在平整場地。
輔助探測通道:6號鉆孔進尺554米;9號鉆孔進尺338米,更換水鉆鉆頭,準備打斜向。
5中段被困礦工順利轉場4號鉆孔處
按照應急救援指揮部“3+1”總體救援方案,4號鉆孔20日晚實現透巷后,接替3號鉆孔承擔生命維護監測通道作用。這一調整主要是因為3號鉆孔出現一定涌水,對被困礦工生存環境造成影響,需進行固井止水作業。4號鉆孔下方地勢較高,且前期固井止水作業效果良好。目前,通訊聯絡、給養輸送設施已轉移完畢,5中段10名礦工已從3號鉆孔位置轉移至4號鉆孔位置。3號鉆孔固井止水作業完成后,井下被困礦工安全將進一步得到保障。
5中段部分礦工體能恢復后,對5中段進行了平面搜尋,暫未發現其他被困人員,同時,通過敲擊、激光筆投射、喇叭喊話等方式,尚未收到來自6中段及其它地方失聯人員信息。
井筒清障方案進一步明確
由于爆炸導致井筒內供風供電供水管路、通信纜線等攪在一起,造成嚴重堵塞。且受狹窄的施工場地限制,清障難度極大。應急救援指揮部持續優化調整清障方案,嘗試多種作業方式加快豎井清障,包括試驗使用磁鐵吸引器,增添液壓切割機、高壓水切割機等,進度均比較緩慢。目前,采用的雙層吊盤作業,人員增加至7人,切割機增至4臺,清障效率提高3倍以上,清障進度加快。
經多位國內權威專家評估測算,豎井距井口350米處堵塞程度超出預期,預計距井口350米至446米處,仍有厚度約100米的嚴重堵塞,障礙物大約有1300立方米、70噸重。雖然20日以來清障效率大為提升,證實吊盤加氣焊的方式是最快捷、安全、有效、可靠的作業方式,但由于障礙物體量過大,預計主井救援通道打通仍至少需要15天,甚至更長時間。
應急救援指揮部將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價、窮盡一切手段、搶奪救援時間,加快推進救援工作。(記者 于銘)
棲霞金礦事故救援最新通報:經各方協同努力,4號鉆孔套管固水完成。1月20日22時30分,4號鉆孔成功透巷5中段,替代3號鉆孔作為生命維護監測通道。3號鉆孔因有漏水現象,將進行固井堵水,屆時井下礦工的安全將進一步得到保障。
10號鉆孔開鉆,將作為生命救援通道
1月20日15點30分,棲霞笏山金礦爆炸事故救援現場的10號鉆孔正式開鉆。按照應急救援指揮部最新計劃,10號鉆孔口徑為710mm,將作為生命救援通道。
記者了解到,3號鉆孔已經穩定運行,但是觀測到其有一定的涌水,將來有可能會對被困人員造成威脅。因此,應急救援指揮部決定提前啟用4號鉆孔,代替3號鉆孔作為5中段的生命維持通道。
由于4號已經改為生命維持通道,不再具備擴成711mm口徑的可能性,因此10號鉆孔擔負起逃生通道的功能。記者了解到,施工人員先通過專業設備進行精準定位,期間還多次進行較準。施工人員先通過口徑1200mm的截齒鉆頭開挖上層較松軟地層,再下口徑900mm套管,然后通過710mm口徑鉆頭繼續向下打,最終貫穿5中段,作為生命救援通道。(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世翔 從春龍 趙豐 董卿 趙洪杰 張楠 鞠杰 報道)
【早前報道】
10號鉆孔即將開鉆,可滿足被困礦工升井條件
1月20日,記者從山東棲霞金礦事故救援現場獲悉,10號鉆孔正在安裝,預計20日下午開鉆,鉆孔直徑711mm,滿足被困礦工升井條件。但是,歷時多久能夠打通,目前尚無法預計。

10號鉆孔正在安裝。
在此次救援目前的計劃中,共有十個鉆孔點。其中,2、3、4、6鉆孔為五中段救援孔,2號鉆孔因遇破碎帶卡鉆已廢棄;3號鉆孔于17日13時55分貫通;4、6鉆孔為輔助探測通道,用于搜尋失聯人員,4號鉆孔進尺555米,6號鉆孔進尺480米。也正是因為3號鉆孔的打通,才使得救援人員和五中段被困的11名礦工取得聯系,據已經聯系上的礦工講,在五中段更深處的六中段有1人被困。1、5、7、8號鉆孔是六中段救援孔,1號鉆孔于18日6時貫通,貫通后采取敲擊鉆桿的方式與井下人員聯系,沒有收到回應;5號鉆孔因偏離7.3米無法糾偏,已廢棄;7號鉆孔進尺28米;8號鉆孔設計放點完成,等待平整場地。另外,10號鉆孔和原有的回風井是生命救援通道,其中回風井清障深度350米;10號鉆孔作為救援逃生通道,正在平整場地,爭取盡快開鉆。同樣作為輔助探測通道的9號鉆孔已經進尺9米。
【早前報道】
三號鉆孔有透水,專家組決定啟用四號鉆孔
記者從棲霞金礦事故救援現場了解到,三號鉆孔貫通后,有一定水量導入到井下,對被困人員生存環境形成一定威脅。經過專家組研判,決定啟用四號鉆孔作為備用的生命維持通道,現在套管工作已經完成,專家組決定對四號鉆孔進行固井和徹底的治水。四號鉆孔透孔之后,將接替三號鉆孔作為生命維持通道。
棲霞金礦事故救援現場今天在投放和配送中,除了日常的給養之外,還增加了粥、熱水、保溫桶。另外也增加了用于大小便檢驗的標本管。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