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21日訊 日前,來自青島一中的高三學生李嘉萱和自己的生物學老師韓德琛在青島市中心血站偶遇,并成功獻血,李嘉萱也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禮。

早在幾個月前,李嘉萱就計劃做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來紀念這個特殊的生日,那就是成功參加無償獻血,加入無償獻血志愿大軍。作為學校的體育健將,李嘉萱的身體一向非常健康,媽媽也對女兒的這個想法非常支持。
生日當天,李嘉萱在媽媽的陪同下來到青島市中心血站,順利通過了健康征詢和體檢檢驗,成功捐獻全血200毫升,完成了自己的獻血初體驗。“平時生物課上學過的,獻血對身體沒什么影響,對用血的人來說卻能救命。看著鮮紅的血液從體內流入儲血袋,想著這袋有溫度的血液能夠拯救生命,覺得非常自豪。”李嘉萱說。
非常湊巧的是,獻血的時候,李嘉萱遇到了自己的生物學老師韓德琛,他正在捐獻血小板。
據悉,“90后”的韓德琛是青島一中的生物學老師,愛心滿滿的他是一個妥妥的獻血達人。從大學一年級開始獻血,至今六年多的時間里共計獻血74次,捐獻全血1200毫升,單采血小板141個治療量,基本上每到獻血間隔就會有他的獻血記錄,即便疫情也沒能阻止他愛心奉獻的腳步。

韓德琛表示,血液是救人于危難的鑰匙,在完成了第一次獻血后,對無償獻血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知道單采血小板應用更廣泛、救人更及時,就又開始捐獻血小板,一直維持著每月1-2次的獻血記錄。
作為一名老師,每次韓德琛在生物課上講到免疫學部分時,都會給孩子們拓展一些關于無償獻血方面的知識。他把自己的獻血證拿給孩子們看,現身說法講解血型、配型等相關知識,讓孩子們知道貢獻可以再生的血液,能拯救不可重來的生命。無償獻血不僅能幫助別人,也可以督促自己管理好身體,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讓孩子們在增長見識的同時,教給他們要自律、知感恩、懂奉獻。(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記者 韓星 實習生 湯曉旻 通訊員 李瑩瑩)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