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21日訊 足球裁判尚斌的家里,有一面充滿儀式感的墻。

從2014年起,他把國際足聯每年頒發的國際級裁判胸徽,都裱進相框,按照年份順序掛在墻上。七枚胸徽由低到高,呈階梯狀排列,尚斌希望在足球裁判員這個金字塔狀的世界里,自己能夠沿著這個“階梯”一直走在上升通道,不斷向頂峰靠近。
不久之后,這面充滿儀式感的墻將迎來它的“新成員”——在1月21日中國足協官網公布的經國際足聯批準的2021年國際級裁判員名單中,尚斌連續八年位列其中,是全國僅有4名室內五人制國際級裁判之一。“希望在45歲的退役年齡之前,能一直享有這樣的榮譽。”尚斌說。
1979年出生的尚斌,賽場之外的身份是濟南鐵路局青島動車段的機械師,但他裁判生涯的起步,卻遠遠早于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濟南鐵路司機學校讀書期間,他就經常作為邊裁,執法班級間的校內足球比賽,而這,也成為所有故事的起點。

中專畢業后,尚斌被分配到青島車輛段,本職工作之余,喜歡踢球的他開始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裁判員學習中。2000年的“市長杯”上,21歲的尚斌完成了正式比賽中的裁判員首秀,盡管被當時的裁判長魏吉鴻認為“有很多不足”,但這個勤奮又有靈性的小伙子,還是給裁判界的前輩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認為是一個“可造之材”。
歲月不會辜負有心人。不斷在學習、實戰中充實自己的尚斌,逐漸成為青島市足協重點培養的裁判員之一,不僅多次得到進入高水平裁判班進修的機會,還被安排執法青島城市聯賽、“市長杯”等一系列重要比賽。這也為他2009年轉型成為五人制裁判后,迅速成長為“名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4年初,尚斌與其他人一起經中國足協推薦,被國際足聯批準為室內五人制國際級裁判,但站上金字塔“塔尖”的他非但沒有驕傲自滿,反倒比之前更加努力。“國際級裁判要對得起自己胸前的徽章,對自己的要求也跟普通裁判不一樣。”一位前輩當時的話,讓尚斌至今記憶猶新,也成為他前進路上無窮的動力。連續多年執法五超聯賽并曾獲評“金哨獎”,2020年五超聯賽復賽后,尚斌主裁了14輪聯賽的總共15場比賽,是所有裁判員中執法場次最多的,尚斌說,是一名裁判員的使命感和榮譽感,讓他在場上奔跑時從不感到疲倦。

“當裁判這些年,吃苦精神和堅韌的品格是我最大的收獲。”已過不惑之年的尚斌,至今仍堅持每天至少兩小時的體能訓練,對國際足聯規則變化的研讀和不斷加深理解,更是必修課。“我現在還兼任青島市足協的講師工作,今后隨著年齡的增大,肯定也會向這方面轉型。”尚斌說,他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培養出比自己更好的裁判員。“什么時候青島的足球裁判能站上世界杯的賽場,我才會感覺自己是真正站在了塔尖上。”(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羽)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