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21日訊 青島市首屆高校評論大賽咨詢會暨“觀海智庫·評論專家”聘任儀式今天下午在青島日報社舉行,8名專家受聘為首批“觀海智庫·評論專家”。

觀海新聞客戶端由青島市委宣傳部指導、青島日報社(集團)傾力打造,是青島日報社轉型發展的重要成果。觀海新聞客戶端以新聞資訊、智能服務、投訴受理為三大核心板塊,立足青島、面向膠東、輻射全國,致力于打造成集智庫、智能、智慧、智鏈、智趣為一體的“五智媒體”,聘任評論專家是打造“觀海智庫”的重要一步。觀海新聞客戶端將構建優勢平臺、聚集優質資源、建立新型媒體生態,在移動傳播時代做大做強黨端網上主流輿論陣地。

2020年11月,由青島市委宣傳部指導,市委網信辦支持,青島日報社理論評論部/觀海新聞客戶端主辦的“青島市首屆高校評論大賽”正式啟動。截至目前,收到千余篇學生作品,優秀作品已陸續在觀海新聞客戶端刊發。
活動中,來自青島各大高校新聞、動漫、法學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就聚集高校資源、打造新時代輿論高地暢所欲言,并結合教學實踐針對如何辦好高校評論大賽線上線下活動、引導學生發出互聯網時代的“青年聲音”提出建議。

“各個專業的學生都有很強的表達欲望,比如我所在的法學院,學生會從法學角度關注996、奮斗者協議等職場問題,并展開辯論與討論。”青島大學法學院講師、青島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朝霞希望讓更多非新聞專業的學生發揮各自專業優勢,通過發聲參與到社會建設中。

青島市作協會員、時事評論員張楠之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他認為,評論作品可以對社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當代年輕人應堅持發出正義、理智的聲音。他鼓勵高校學子:“評論寫作不要追求突然的改變,只要更多人理性思考、積極發聲,就可以推動一些社會問題慢慢改變。”

青島科技大學傳媒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媒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宋守山說,在碎片化表達的時代,觀點的價值更加凸顯。希望觀海新聞客戶端可以提供更多平臺,提高參與度、擴大覆蓋面,與高校深度合作,讓高校學子積極發出聲音,暢談對青島這座城市的期望。

青島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新聞系主任姜昕表示,希望觀海新聞客戶端可以開設常態化的欄目,培養學生表達的慣性;通過多樣化的話題設置、表達形式,鼓勵更多學生與社會進行建設性對話。期待觀海新聞客戶端能夠抓住青島人的所思、所想、所困惑,打造更懂青島人的客戶端。

提到表達形式,青島農業大學動漫與傳媒學院副教授、傳播學專業負責人高欣峰也提出建議:除了傳統的文字表達,新聞評論可以通過視頻、動畫等載體呈現。媒體可以加強和政府、企業、高校的合作,輸出更多的成果,在更大范圍內形成影響力。

“青記”創始人李楊表示,新媒體時代呼喚“觀點先行、短小精悍”的作品。他認為,觀海新聞客戶端構建了一個引導當代青年獨立思考的平臺,應該在新聞業界和學界建立良好的互動,用優秀的平臺倒逼大學生進行思考,引導他們理性發聲。(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國鈺 李婧菲/文 王雨欣/圖)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