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9日訊 “社工姐姐,我同學也想成為我這樣的志愿者,你給他一份志愿者申請表吧。”

“社工,我這邊有什么需求是填這份問卷對吧?”
“社工啊,你們真好,上次我們幾個老太太說想磨磨菜刀、修修小家電,今天就真的來了,太感謝你們了。”

8月16日,李滄區居民供需對接服務大集在延川路社區綠城天地廣場舉行。活動現場,專業社會組織、愛心企業、志愿服務隊,以及60余戶愛心家庭為居民提供服務,4個非遺項目進行文化產品展示。
供需對接服務大集項目以居民需求為導向,首先,開展多場居民研討會,讓社區居民認識履行自己的義務并享受相關權益。其次,組建一支專業社工隊伍,制定詳細實施方案,保障工作有序高效進行。隨后,社工下沉到社區,通過掃樓訪談、問卷調研等形式深度挖掘居民需求。目前,項目已經收到575份有效需求問卷,并根據需求建立一人一檔,實現分級管理的服務跟進,確保居民訴求獲得精準化、精細化的回應。

“在了解居民需求的基礎上,項目充分挖掘社區及周邊資源,包括轄區內商業機構,政府機構和非營利機構等資源,也包括社區成員的人力資源。”李滄區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項目鏈接到愛心企業38家、志愿服務團隊15支、專業社會組織7家、志愿者信息125人。此外,根據居民需求,結合相關資源,開發特色服務項目,全力為居民提供更為專業、系統的服務。

據了解,李滄區居民供需對接服務大集是李滄區民政局、李滄區九水街道辦事處共同支持下打造的,是社區治理的有效抓手,是李滄區“三放兩化”社區治理模式的有效載體,是社區資源的中介管理平臺。它有效整合了社區及周邊資源,綜合社區各方力量,為居民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真正為社區居民帶來實惠和便利。同時,它也積極地促進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推動建立企業、社會組織、專業社工、社區居民、志愿者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社區治理體系,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青報全媒體記者 梁超 通訊員 李軍)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