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22日訊 日前,青島市發布2021年市辦實事10件32項,其中,由市衛生健康委承辦的完善在崗鄉村醫生社會保障、建設健康青島科普資源庫、打造半小時愛心獻血圈以及加強緊急醫學救援能力4項實事列入年度計劃。
鄉村醫生在維護廣大農民群眾身體健康中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我市將完善在崗鄉村醫生社會保障,在個人自愿的基礎上,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在崗鄉村醫生可以同所在區市確定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人事代理企業等單位簽訂用工勞動合同,參加企業職工社會保險。財政對社會保險、公積金的單位繳納部分進行補助。其中,社會保險費按繳費基數下限標準予以補助;公積金以所在區市上一年度月平均最低工資標準作為繳納基數,單位和個人各繳納5%,單位繳納部分由財政全額補助。
為更好滿足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今年,我市將建設健康青島科普資源庫,匯集健康科普專家不少于1000人、圖文和視頻等健康科普資料不少于1000件,打造權威專業的健康、疫情防控等科普知識在線學習查詢平臺。資源庫將采取“互聯網+健康科普”形式建設,專家將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科學準確、通俗易懂地普及健康知識和疫情防控知識,幫助市民掌握必備的健康技能,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進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
今年,我市將打造半小時愛心獻血圈,將增設和更新獻血屋4座。運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全市獻血屋(車)智能化管理,全面打造半小時愛心獻血圈,改善無償獻血條件,保障臨床用血需求和群眾生命健康。
此外,今年,我市將為市急救中心增配應急醫療救援裝備,購置醫療救援物資保障車和多功能應急指揮車,相應配備油電照明設備、野戰充氣帳篷和生活餐飲物資,提升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能力。該項目將填補青島市應急醫療救援特種裝備短板,提高醫學救援隊伍在復雜環境和條件下的救援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提升多維度、多區域的緊急醫學救援基礎能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 實習生 湯曉旻)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