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喜歡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上,尤其是那些品學兼優的孩子,更是家長們羨慕的對象。事實上,學霸們成績之所以很好,也和他們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近日,青島早報記者專訪了部分今年中考、高考優秀考生的家長,聽一聽培養出學霸的家長們,他們都做了什么?
中考學霸黃雨杉家長:
“給孩子些放松的時間和空間”
語文112.5分,數學116.5分,英語118.5分,青島第二實驗初中的黃雨杉以中考成績347.5分”,被青島五十八中大學先修班錄取。談及對女兒的教育,黃雨杉的媽媽畢延霞直言,自己并沒有太多獨特的方法,孩子平日學習比較自主,自律性比較強。畢延霞告訴記者,孩子從小學習成績一直比較穩定,但也有不理想的時候,家里人從來不會因為學習成績的下滑而批評孩子,給孩子施加壓力,反而經常鼓勵她。“孩子平時對自己要求也比較嚴格,成績不好的時候,她自己心里也會比較失落,所以有的時候反而我們會去安慰她,鼓勵她。”對于孩子的成績,畢延霞表示,相比于結果自己更看重過程。“我經常跟她說,只要你平日里所有的事情認真去做了,即便結果不理想我們也不會批評你,比起結果過程更重要。
孩子進入叛逆期,是每個初中階段的家長都會頭疼的一件事情,畢延霞告訴記者,自己孩子也有逆反的時候,“我覺得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應該退一步,不要在生氣沖動的情況下和孩子產生爭吵矛盾,可以等兩個人都心平氣和的時候,找個機會坐下來好好聊一聊,這樣會更容易溝通。”畢延霞表示,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做家長的也應該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要強求孩子什么事都要聽自己的,去強迫孩子。
“如果說我和其他家長有什么不同,我覺得就是我比較平常心,不焦慮。”“孩子愛玩是天性,尤其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不必過分緊張,要給孩子一些放松的時間和空間。”除此之外,畢延霞還認為,尊重和鼓勵是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我們家里的氛圍比較民主,和孩子間有什么事都會商量著來,她也愿意和我們商量,我們也都會互相征求意見。我認為征求意見就是一種尊重。”
高考學霸孫程興家長:
“成長過程中陪伴是關鍵”
程女士的兒子孫程興是青島五十八中的學生,今年高考取得了668分的好成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程女士表示一直以來對孩子其實都是實行了一種“放養”式的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也不會過多地去進行干涉。“從小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比較穩定,也不是屬于特別拔尖的那種,但是也都能保持在全校前列。”程女士表示,兒子平時是一個挺有性格也很有主見的孩子,興趣愛好很多,從小也很少上輔導班。
程女士認為,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的陪伴很重要。“孩子一些情緒的變化,其實家長是能夠捕捉到的,包括考試前,他嘴上可能說自己不緊張,但是通過一些表現和動作能看出來,每到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盡量陪在他身邊,但是不會去說什么。考得好,他會主動告訴我們,考得不好,他可能就不愿意說,也不用刻意去強迫他。一直以來,我對他的要求就是,不用去和別人比什么,做好自己最重要。其實一直以來,我們都沒有給過他太多壓力,要求他必須怎樣,必須考多少分,考哪個學校。”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程女士表示,在孩子小的時候還是要跟他強調規矩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檢查作業的時候要給孩子定下標準。“從小到大,孩子如果主動向我們提出需求,我們會盡力滿足,但是不會去強迫孩子一定要按照我們的想法,還是要尊重孩子的個性。”
中考學霸王怡然家長:
“努力去和孩子做朋友”
語文114分、數學116.5分、英語116.5分,總分347分,這是青島第二實驗初中王怡然的中考成績。王怡然的父親王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女兒在學習上非常自律,這可能也和從小養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分不開。“從小我們都是以引導的方式去輔導她的學習,尤其剛上學的時候,小孩子可能都不愛學習,我們就跟她說,學習就是學習,玩就是玩,學習的時候不能分心,同樣玩的時候你也可以痛痛快快地玩。慢慢地培養起她的學習習慣。”王先生告訴記者,在學習上,孩子如果有什么問題,從來不會直接告訴她答案,而是側面引導她,幫她分析講解,然后讓她自己把答案思考出來。“我們家里其實是比較民主寬松的,有的時候孩子也會成績下滑或者考得不好,我們也不會批評她,而是讓她自己找原因,把錯題自己去研究透,下次不再犯錯就行了。”王先生表示,嚴厲說教可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會起到太大的作用,和孩子心平氣和交流,孩子更能聽進去。“在家里,我們有什么事都會聽她的建議,所有的事情有商有量,努力去和孩子做朋友。”
島城知名教育專家蘭君:
家庭要降“噪”更要降“躁”
“既放不開手,又放不下心,這是目前中國家長所普遍存在的問題。”島城知名教育專家蘭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通過與學霸以及家長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家長的情緒管理十分重要,那種平和、穩定、溫暖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是有益的。而在現下的社會環境里,家長的焦慮指數一直都在攀升,而且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始終是揪著心的,家長和孩子長時間處于一種僵持和拉鋸的狀態里。“有時候,父母越是操心,親子關系反而越惡劣,越是苛刻,孩子的教育質量反而越差勁。”
對于這種情況,蘭君也給出了自己的見解,她認為,家庭要降“噪”更要降“躁”,也就是說,家里的噪音要降下來,煩躁的心情要平復下來,無論遇到什么問題,父母和孩子一定要靜下心來去平和安靜的溝通,而不是去一味地說教。“我曾看到這樣一句話:‘好的關系勝過萬千說教’,而現在,我越來越覺得,在家庭中,好的關系甚至比對和錯還重要。”蘭君說:“我們常說拼爹媽,有的時候在家庭教育方面,也要比拼家長的教育理念,創造和諧的環境,和處理問題的方式。家長們不抱怨,不著急上火的狀態,給孩子創造和諧的環境實際上也是一種給孩子的定心丸和安全感。”現在的學霸都是全面發展的孩子,有的可能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有的可能還是國家一級運動員,都不是死讀書的孩子。所以,也建議我們的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定要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不要過分強調讓孩子聽話,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包容孩子的愛好。”
“更優質的家長,就是成為一名學習者。”蘭君告訴記者,其實許多家長們眼中看似無用的東西,往往是最有價值最有效果的,比如抽出時間來多陪孩子散散步,看看電影,閱讀同一本書,一起去旅游,甚至包括分享一些自己生活中的趣事和困惑,讓孩子參與到自己的生活中,和孩子做朋友等。
各家俱樂部和培訓機構暑期招生情況都不錯
這個暑假體育班火了
游泳、籃球、乒乓球等暑假培訓班報名“井噴” 足球后備人才成風向標
上午九點,第二體育場內的足球場上,孩子們開始了新一天的訓練。這些都是鯤鵬足球俱樂部今年招收的暑假班學員,年齡大多在5-12歲之間,一周三至五次的訓練課,大多數孩子已經風雨無阻地堅持了一個月。“今年一下來了150個孩子,比往年多了一倍。”俱樂部總經理吳建濱說,俱樂部開展青訓9年來,每年暑假班的招生人數一直穩定在50-60人之間,今年突然迎來了“井噴”。據了解,各家俱樂部和培訓機構暑期招生情況都不錯。
在家“憋”半年火了體育暑假班
今年6歲的宋奇澤是家里的二寶,每個訓練日,他都會跟著70歲的奶奶從麥島出發,乘坐公交車來二體訓練,來回光路上就要兩個小時。和同齡孩子一樣,天生好動的宋奇澤精力無限,尤其是疫情期間,整日憋在家中“大鬧天宮”讓家人筋疲力盡,宋奶奶說:“最近可能是踢足球跑累了,晚上也睡得早了。”與宋奇澤情況類似的孩子,夏令營里為數不少,疫情緩解之后讓在家里憋了半年的孩子出來“放放風”,是不少家長選擇暑期足球班的初衷。宋奇澤最小的“隊友”馬梓鑫生于2017年二月,今年只有三歲半,俱樂部甚至都找不到他穿著合身的隊服。
受國信體育中心五人制球場翻修的影響,島城足球名宿喬倫創辦的“喬倫體育”今年把暑期班放在了位于全民健身中心的市北校區。盡管地理位置不算太好,但招生情況同樣非常不錯,“招了100多人吧,比去年翻了一番。”喬倫說。
不僅僅是足球,記者調查島城的多家培訓機構發現,游泳、籃球、網球、乒乓球甚至是小眾的棒球等項目,都迎來了一個“豐收的暑假”。吳建濱說,這種情況其實早在業內人士的意料之中。“疫情增強了人們的健康意識,大家普遍認識到了鍛煉的重要性,尤其目前情況下,戶外運動肯定是首選。”
暑假班里有“剛需族”
相較于其他項目,足球還有一個強有力的幕后推手——升學。用喬倫的話來說,抱著這一目的參加訓練的孩子,是暑期班的“剛需”群體。“在鯤鵬的150名學員中,小學中高年級的孩子占到了一半,其中又有一半人完全是零基礎。而往年只維持在個位數的女學員,今年一下子報了40多人,組成了兩支球隊。“這些家長的目的性很明確,就是為了孩子升學,這點在女生身上特別明顯。”負責鯤鵬暑期班招生工作的高鵬說道。
招生政策顯然起到了風向標作用。根據教育部的要求,我市從今年起,取消了義務教育段的各類特長生招生,如此一來,躋身“足球后備人才”之列,幾乎成了非學區生源進入熱點初中的唯一“捷徑”,
公開數據顯示,青島市實驗初中2019年的體育特長生共有24人,涵蓋了帆船、游泳、國際象棋等諸多項目,今年則全部砍掉,只招收了27名足球后備人才,而這一數字在去年之前一直是零。26中2018年和2019年共有11名男生通過足球特招入校,2020年新生的足球后備人才名額暴增到12人,比過去兩年的總和還多,此外,該校還新增了12個女足的名額。另一所位于市北區的熱點初中青島第二實驗初級中學,今年的足球后備人才招生計劃為男女各14人。
根據市教育局網站發布的直屬學校足球后備人才招生計劃表測算,島城局屬高中含職業教育,三年招收的總人數相加,相當于吸納了63支足球隊。
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不少學校大批量招生是出于創建球隊的需要,至于今后如何發展、是否還能維持現在的招生指標,存在不小的變數。實驗初中的鄒立艷老師就說:“我們學校是第一年招收足球后備人才,但后面是不是繼續照此執行,還要看上級主管部門的政策而定。”
足球是“捷徑”卻非“坦途”
在業內人士看來,靠著暑假班或者短期突擊,基本沒有希望搭上“后備人才”的順風車。喬倫說:“現在不少家長想讓孩子趕上足球這班‘順風車’,但一般情況下,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就已經晚了。足球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練成的,暑假班甚至包括平日里的少兒訓練,我們的主要目的在于普及,而不是強化突擊。除非是極少數天賦異稟的天才球員,否則根本沒有可能通過短期訓練,跨過升學測試的門檻。”
足球后備人才測試,考察的是球員的身體素質、基本功和臨場比賽能力,一般包括折返跑、顛球、帶球繞桿、分隊比賽等,這些都需要經過常年的刻苦訓練才能夠達到較高的標準。以今年青島二中的測試為例,僅僅學校規定“顛球”不能使用膝蓋以上部位,就讓不少臨時抱佛腳的考生“現了原形”。
“足球必須按照自身規律來,臨時抱佛腳的成功幾率會越來越小。”吳建濱以一名前職業球員的身份,對望子成龍的家長們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哪怕只是想走后備人才這條路,最晚也要從二、三年級開始練。天賦決定了球員的上限,而訓練則決定了球員水平與上限之間的距離。基礎打好了,考前再針對測試項目進行準備,才會水到渠成。”青島市足協青訓負責人金劍同樣認為,家長和學生的出發點應該“更純粹一些”。“足球即使不能對升學帶來幫助,也一定會對孩子的身體帶來幫助。”金劍說道。
■校園風采
太平路小學 同學一起“2+1”
為了豐富學生的暑期生活,激發探索海洋奧秘的興趣,太平路小學將科學知識與海洋教育融合,設計了“海洋+科學”項目化學習,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以海底火山爆發、海水蒸發等海洋知識為依托,以科學趣味小實驗為切入點,同學們利用家里隨處可見的水、油、鹽、泡騰片等材料,探究了“模擬海洋館”“海底神奇小火山”“海水中鹽的析出”等小實驗,普及了科學和海洋知識。
與此同時,學校倡導同學們暑假每天堅持鍛煉至少1小時,一起努力做到“2+1”。“2”即“身體素質練習”+“踢毽子練習”;“1”即“愛上一項運動”,練就自己的一技之長。體育老師們針對不同年級的同學們制定了相對應的健身計劃、練習內容、評價標準。學校還開展班級“云匯報”、年級“云展示”、學校“云挑戰”等。
大學路小學 垃圾分類我先行
為了提高隊員的生活垃圾分類意識和環保意識,大學路小學二七中隊利用暑假開展了“垃圾分類 我先行”的主題活動。8月2日隊員們早早來到了市北區垃圾分類科教館活動現場。義工姐姐給隊員們講解了垃圾的來源,讓隊員們學會垃圾分類。
“一顆廢棄的紐扣電池可以污染600噸水,相當于10個人一生的用水量!”義工韓老師為隊員們講解環保酵素的制作方法,如何利用家里的廚余垃圾制作酵素,進行資源再利用。這個酵素里的“酶”可以分解很多化學物質,用來洗衣服、拖地、擦玻璃等。隊員們聽后紛紛摩拳擦掌,準備按照韓老師的酵素配比回家立即制作做出自己的酵素。垃圾分類看似小事,卻是最難做的簡單工作,需要每個人長期堅持并成為一種習慣。
青島文正小學 甲骨文走進校園
青島文正小學作為青島市首批甲骨文特色學校示范校,將甲骨文融入課程,注重文脈傳承,注重書法教學的提升,讓學生快樂識字、感受中國漢字的趣味性,弘揚傳統文化。
學校建有“甲骨文文化長廊”“回歸漢字初心,走進甲骨文的世界”學生手抄報展、“甲骨文創產品”“書法拓片”陳列室、“師生書法展”。
據悉,學校甲骨文特色建設的規劃清晰:建設一套完整的甲骨文特色學校創建機構;打造一所山東省甲骨文特色學校;營造一種學習、研究甲骨文的校園文化氛圍;開設一門“甲骨文”特色社團課程;創建一個“甲骨文”微視頻課程資源庫;培養一支甲骨文教學專業研究團隊。
暑假征文等你來
一件難忘的小事、一次有趣的游記、一份特別的感悟,都能變成跳動的字符,期待你的佳作哦!我們將在青島早報教育周刊綠地版、青報教育在線及青島早報教育范微信公眾平臺推出專版。同時,我們將邀請專家評選出投稿作品的一二三等獎,獲獎小作者將獲得青島東方影都融創水世界門票等獎品。
征文主題:我的暑假
字數要求:300—500字
體裁:作文,繪畫、攝影、詩歌皆可
截稿日期:8月25日
投稿郵箱:zaobaolvdi@126.com
溫馨提示:來稿請注明作者學校、年級、姓名
(青報全媒體記者 張羽 劉文超 李彥宏 通訊員 徐立巖)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