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7日訊 一個瀕臨太平洋,一個背倚地中海,中國和以色列這兩個跨越8000公里的國度,如今在青島有了全新“鏈接”模式——青島與以色列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新高地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正式開門納客。在中以(青島)國際客廳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尹納新看來,以色列人擅長的是“從0到1”的創新創造創業過程,而中國目前更擅長的是“從1到100”的生產制造過程,尹納新希望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能夠成為連通“從0到100”的那座橋梁。
扎根以色列三年
結下不解之緣
時間倒回至2016年,青島邁出了推進實施國際城市戰略的新一步,由市商務局牽頭,從各區選拔優秀人才到國外設點派駐。根據英語流利、具備多年招商工作經驗、能獨當一面等標準,經層層選拔,尹納新最終從高新區脫穎而出,于2016年12月獨自踏上去往以色列的旅程,隨行的只有一個大旅行箱,里面放的最多的是文件資料。
落地以色列不久,獨在異鄉的孤獨感、飲食不同引起的胃不適等,遠比不上跨境跨文化的差異性給尹納新帶來的沖擊。最初幾個月,尹納新時刻能感受到不同國度思維模式、交往方式、溝通方法等各方面的碰撞。“比如以色列人若有合作意向,會給對方設定一個deadline,恨不得當天就得到回復。而我們中國人談合作,通常要充分討論研判,時間相對長一些。再比如他們直接把知識產權等同于金錢,而我們盡管也認為知識產權很有價值,但還沒有達到以色列人的這種程度。類似的例子太多了。”
原本是戰績赫赫的招商干將,初到以色列幾個月工作卻無太大進展,尹納新頗受打擊。她決定采取“迂回戰術”,先真正走進以色列人當中,感知適應當地文化,反復揣摩如何溝通,頗具成效。經過兩年積累,尹納新的派駐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19年,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率青島代表團訪問以色列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尹納新參與組織了青島中以科技創新園合作交流會,在會上,青島代表團廣泛接觸政界、科技、工商企業界人士,交流會取得了圓滿成功。
異國滲透式學習
助力客廳打造
“我感覺自己在以色列的三年,就像又讀了一個研究生學位。”2019年,尹納新返回青島,三年的滲透式學習,在2020年進一步有了用武之地,尹納新被委以中以(青島)國際客廳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重任,著手負責推進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打造。
在搭建國際客廳的過程中,尹納新與同事、進駐企業代表等反復探討、強調的一件事就是要理解中國和以色列之間存在的差異,為不同理念的轉化去找尋一個最佳平衡點,然后進一步溝通融合,借由國際客廳來努力破解以往共建合作中項目落地難的痛點、堵點、難點。
基于尹納新以色列工作三年打下的良好基礎,在國際客廳試運營階段,尹納新就帶領團隊引進了青島中以天梯創新技術研究院、海創匯以色列產業加速器等優勢平臺項目。在把控宏觀工作方向的同時,尹納新也把細節工作做到了極致。她專門邀請了以色列設計師負責國際客廳的室內設計工作,走進客廳會發現,墻壁上以希伯來語作裝飾,桌上擺放中國與以色列兩國國旗,處處充滿濃厚的以色列元素。客廳還設有專門的以色列特色餐廳、咖啡廳,讓客人身在他鄉,味在家鄉,并對客廳產生一種融入式共鳴感。
尹納新說,在以色列工作三年,她深深感受到這個國家強大的科技研發創新能力,而以色列人也對中國市場充滿渴望。疫情的發生是危機也是契機,可以讓以色列看清世界發展趨勢、未來市場走向以及最佳合作伙伴,在這種大形勢下,她希望國際客廳能真正成為連通兩國的一座橋梁,實現從0至100的聚合升級轉變,讓“創新國度”“創新之城”合奏一曲“創新共贏協奏曲”。
深讀一點
打造科創合作新高地
擦亮青島開放新名片
據介紹,位于青島高新區中科研發城的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以建設中以全面科技創新合作新高地為總定位,將以色列創新創業優勢與中國市場產能優勢進行匹配互補,為兩國企業搭建合作橋梁,并提供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于一體的交流合作平臺,打造中以合作資源集散中心。
國際客廳總面積約15000 平方米,現設有展廳、商務洽談區、共享辦公區、路演大廳等,為企業提供人性化、定制化和國際化的服務內容,吸引來華以色列人在青島中轉、落戶、展示、創業,打造成以色列人在中國的“溫馨驛站”。
目前,“中以文化交流月”系列活動火熱進行中,包括紀念中以建交28周年攝影展、我眼中的愛因斯坦展和馬伽術培訓等。其中,攝影展將通過以色列攝影師羅恩?加夫尼的視角探尋以色列更真實的面目和狀態;“我眼中的愛因斯坦展”通過展示以色列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愛因斯坦,宣傳以色列文化的平臺與氛圍;馬伽術培訓將帶領學習者領略以色列發展創立的特種軍用格斗技術。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將以文化流帶動學術流、技術流、人才流融合發展。(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張琰)
責任編輯: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