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中晨康地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汪慶剛:
解決制造業用工難 只能依靠技術進步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但在當前,飼料加工行業普遍面臨著員工老齡化的問題,年輕員工招不進、留不住成為普遍現象。
這與行業自身的發展特點有關。在過去,傳統的飼料生產線人工介入環節較多、工作環境較差,存在一定的粉塵和噪聲污染,較食品、電子產品生產線的工作環境相差甚遠。這顯然與年輕人所喜歡的輕松、舒適的工作環境相左。擇業時,他們更多的會偏向互聯網等朝陽產業或自動化程度較高、機械化水平較高的行業或工廠。
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招得進、留得住”年輕員工,飼料生產企業就必須從關懷和技術兩個層面發力。只有員工隊伍心氣高、心氣順,企業發展才會有競爭力。
要解決年輕員工招不進、留不住的問題,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提高員工薪資和福利待遇,增強人文關懷,開設更多研發創新崗位,讓公司人才隊伍科學合理配備,管理更加精細化;另一方面,通過技術改造,企業還可以改善生產線的工作環境,讓員工感覺到生產車間環境的整潔、舒適,以降低大家對生產車間粉塵、噪聲的不適感。
此外,技術改造還可以提高生產線的自動化、機械化水平,在工業互聯網發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以機器取代過去重勞力需求的人工崗位成為趨勢,飼料企業可以通過提高生產崗位的智能化水平降低員工的勞動強度,這不但可以縮短生產周期,更可以提高生產品質。
在中晨康地,從2012年開始我們先后斥資700多萬元改造提升生產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線負責生產的工作人員數量減少過半,負責研發創新的技術型人才數量卻顯著增加。幾年下來,公司整體生產效率提升了23%、產品周期縮短了30% 、日產量達到之前的3倍多,企業產品品質也顯著提升,合格率達到99.9%。(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 濤 整理)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