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下午,由青島國真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主導打造的國內首個環境產業互聯網平臺Eiiplat在嶗山區正式發布。

據悉,該平臺于2012年啟動建設,創新采用“大平臺+多中心+分增效”的模式,由青島國真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主導開展前期開發和后期統籌服務工作,保障平臺數據互聯互動,同時,由各細分領域龍頭企業作為“多中心”在平臺上鏈接,確保各模塊的領先性,并以行業協會作為第三方監督指導,形成完整的協同生態系統。
平臺采用標準工業互聯網平臺架構,針對企業效益低、政府監管難、安全事故頻發等行業痛點,在縱向上,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技術手段,主要服務于環境產業固廢、污水、大氣、噪聲、輻射等5個領域,將分類收運、加工處置、綜合利用、排空入地,以及設計、施工、運營等環節融于一體。在橫向上,利用平臺實現環境產業間的互通與廢棄物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為政府提供及時真實的數據服務,解決環保監管依賴人力等難題。該平臺自去年6月開展試運營以來,已經服務2417家企業,接入設備6.67萬臺,為企業增效706萬元,整體提升生產效率28%以上,降低運營成本21%以上。

“以該平臺的餐廚垃圾智能收運板塊為例,我們在赤峰、湖州、長春等地落地了此項業務,平臺通過大數據算法模型,預測餐飲單位每日的垃圾產生量,計算收運的最短路徑,自動生成運輸計劃,可為收運車輛降低27%的行駛路程,減少油耗30%;車輛到達前自動通知餐飲單位出桶,提高裝運效率33%以上。”青島國真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曼介紹。“我們計劃2022年服務企業超過1萬家,鏈接設備30萬臺,爭取用5到8年時間,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助力環境產業細分領域的中小企業上云,將Eiiplat打造成為環境行業第一平臺,力爭推動行業內50%以上的產值企業上線。”
“該平臺立足于環衛產業發展現狀,以《環衛產業互聯網平臺白皮書》為指導,實現了工業互聯網在環衛產業的首次落地,是我國向環衛產業新模式、新業態邁進的重要一步。”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會長徐文龍說。(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霍璟祎 文/圖)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