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9歲的張栩宸目前正在棗山小學三年級就讀,她用最為稚氣的聲音和最為純真的音樂,唱出了這個年紀的古靈精怪和天馬行空。在去年11月舉辦的2019青島最動聽原創音樂扶持計劃總決賽歌會上,小姑娘奪得銅獎,一名未來可期的青島音樂人正在悄悄萌芽。正如著名音樂人小柯點評中所言,“什么是好聽的音樂?一定是最為嫻熟的技巧和孩子一樣的童真。”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年僅9歲的張栩宸身上,展現出了原創音樂的最大魅力。
張栩宸
9歲孩子闖關原創總決賽
“大懶可以只有三秒鐘的記憶/彩鳥可以不會買東西/大懶可以有著無敵的自信/彩鳥的食物也可以很惡心/雖然他們都有缺點/但是他們總是心存善意/大家如果失去了善良/就像天空失去了太陽/就像森林失去了小鳥/就像大海失去了小魚……”這是張栩宸創作的一首《善良的大懶和彩鳥》,直白的歌詞,寫出了撲面而來的童趣,配以流暢的旋律,仿佛夏日慵懶午后的一陣清風刮來,令人心曠神怡。這首作品是張栩宸的第一首原創作品,制作完成后正好趕上了青島本土原創音樂扶持計劃征集作品,一路過關斬將,拿到了年度最佳原創音樂作品銅獎。
對于年僅9歲的張栩宸來說,這次得獎更像是一個意外的驚喜,她告訴記者,《善良的大懶和彩鳥》的創作靈感來源于自己寫作的一本童話故事集,“假期老師讓寫日記,可我實在不知道要寫什么,就把從小陪我長大的兩個玩偶寫進了童話故事中,它們一個叫大懶,一個叫彩鳥,我每天都會為它們編一段小故事,然后寫下來,媽媽用網上的模板給我做了一本童話書,名字就叫《栩栩童話書》。”
以這些故事為基礎,張栩宸一氣呵成,完成了《善良的大懶和彩鳥》的詞曲創作,整個過程不到兩個小時,小清新的風格受到許多人的喜愛,上傳至專業的音樂網站后圈粉無數,有網友留言:“老阿姨瞬間被圈粉。”“這就是音樂本該擁有的美好樣子吧。”
天才不過是“興趣+努力”
張栩宸一唱成名后,被戴上了“天才”的帽子,但是在張栩宸媽媽看來,這一切不過是“興趣+努力”的結果。張栩宸并非出生于音樂世家,唯一跟音樂沾邊的可能就是從小看著張栩宸長大的姥爺愛哼歌,“姥爺年輕時的校園民謠、流行歌曲,都是他最愛哼唱的曲目,許多歌曲我們都叫不上名字來。”張栩宸從小展露出的音樂天賦讓爸爸媽媽有些驚訝,“小時候,張栩宸跟大人一起看電視,我記得特別清楚,電視劇《我們結婚吧》的片尾曲是小柯創作的歌,只聽了一遍,她就能哼唱出來,而且全在調上;孫燕姿的《天黑黑》,也是聽過一遍就能彈出來。”張栩宸媽媽說,發現了女兒在音樂方面的特長后,他們開始有意識地對女兒進行培養。
6歲起,張栩宸開始學習聲樂、吉他、鍵盤,這成為張栩宸課余時間最為投入的事情。“因為孩子對這方面感興趣,所以每天的練習都不會覺得枯燥。”張栩宸媽媽說,女兒每天做發聲練習、樂器訓練,差不多得要一兩個小時,特別是扒歌階段的特訓,將近4個月的時間,天天都得重復聽歌、記節奏、辨和弦的過程,“說實話,有時候連我都覺得很辛苦很枯燥,一些指彈的曲子,七八頁的譜子也不知她是怎么背下來的,一個曲子打磨半年,自己鉆研,從中得到樂趣。”張栩宸媽媽說,自己對張栩宸的要求就是以興趣愛好為主,“等到她的思想成熟想要自我表達的時候,一定會感謝這段音樂技能的學習時光。”
“天才少女”今又來
今年青島的原創音樂扶持計劃即將開始,張栩宸將再度報名參賽,展示全新的原創作品,其中有一首抗疫主題的作品《真沒準備好》。據透露,張栩宸的姨媽在青島市中心醫院工作,她的同事大年初一接到了馳援武漢的通知,當時所有的理發店都沒開門,她就自己把留了好多年的長發剪了。張栩宸為此特別感動,寫下了這首歌:“不要想所謂的萬丈光芒/不想做所謂的超級英雄/沒有遲疑沒有徘徊/逆行只為職業擔當/等一切平靜/我還想留起一頭長發/做個長不大的姑娘……”而之所以起名《真沒準備好》,張栩宸告訴記者,平凡崗位上的大多數人其實并沒準備做英雄,但是越來越多的平凡人懂得“守職有責”這四個字的意義。所有的平凡人在一起,就能干成不平凡的大事情。
此外,張栩宸還嘗試創作了一首偏雷鬼風格的《sweet》,并進行了編曲。歌中童心依舊,“寫的就是我特別喜歡吃糖,把牙吃壞了,修牙修了兩個月,過程痛苦,但是依然對糖執迷不悔。”
新聞故事
大懶和彩鳥的故事
讓我們來看看張栩宸在《栩栩童話書》中寫了些什么吧。
“今天,我們來說說大懶的缺點吧!缺點一:太能吃。一次大懶和媽媽去飯館吃飯,大懶對服務員說:服務員,你先把這個店所有的食物點兩份,給懶子墊墊肚子吧!缺點二:懶。有一次,大懶媽媽讓大懶去健身房健身,大懶不僅沒去健身,還坐上了休息區的按摩椅,調上了一個小時的按摩。”
“一天上午,大懶做了11顆膽子。和它一起玩耍的5個朋友來到大懶身邊時,大懶連忙對大家說:朋友們,誰要膽子?只有彩鳥說要一顆膽子。回家后,彩鳥直呼姥姥的名字。姥姥說:彩鳥,你膽子變大了。彩鳥說,大懶借的!”
在張栩宸的筆下,大懶和彩鳥都有著倔強的性格和可愛的缺點,但是善良卻是最閃亮的部分。(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周潔)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