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1日訊 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全市將突出穩就業保就業工作主線,系統推進社會保障、人才人事、勞動關系等工作,深化行風建設,著力惠民生、促改革、防風險、保穩定,確保“十四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開好局。
促進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全市將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完善重大投資、重點建設項目與就業聯動機制,實現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5萬人,政策性扶持創業3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在4%以內。突出抓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農民工、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和鼓勵靈活就業等新就業形態發展,落實靈活就業人員商業綜合保險補貼政策。完善公共就業大數據監控平臺,提高風險應對能力。
全力助推創業城市建設。建立健全創業城市工作運行機制,成立青島市創業城市服務中心,統籌推進創業城市建設。設立創業城市服務熱線,打造創業服務云平臺,真正實現創業服務“一次問清、一站服務、一服到底”的“一鏈式”服務。實施創業城市引領行動。健全支持人才創業創新容錯免責制度。加快推進“青創特區”項目,建設打造青島創業新名片。
打響民生服務攻堅戰。健全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成立企業年金發展聯盟,構建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以新業態從業人員為重點,組織開展精準參保擴面專項行動,確保全年企業社會保險參保繳費人數凈增7萬人以上。推進電子勞動合同提質擴容,探索建立適應新業態、新產業發展需要的特殊工時管理制度。加強勞務派遣市場監管,規范勞務派遣用工行為,營造治理欠薪社會氛圍。健全鄉村振興人社幫扶機制,推進鄉村技能人才職稱改革政策落地落實。
深入推進人事人才工作改革。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人才引育留用機制,加快高端人才、項目、產業在青匯聚,實現全年引才聚才25萬人。深入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大力開展工業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高質量推進人力資源服務從業人員培訓。全面落實工匠之城意見,提高技術工人待遇,促進技術工人有序流動。全面深化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擴面提質。試點開展工業互聯網工程職稱和基層工程系列高級職稱評審,探索建立民營企業特殊人才職稱直通車。
促進政務服務質效提升。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健全完善“智慧社保應用平臺”,持續優化“大數據靜默認證”體系,力爭社保待遇靜默認證率達到94.5%以上。探索構建人才服務“第一響應人”機制,完善“線上+線下+人才快遞”立體化人才服務模式。深化“人社服務快辦行動”,推動政務服務“全數據共享、全服務上網、全業務用卡、全領域協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