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3日訊 新冠疫情讓鐘南山院士再次沖入一線晝夜奮戰,這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精神感動著全國人民,也讓眾多文藝工作者以不同的藝術形式歌頌這位英雄。今天,在市北區市民李守敬家里,記者看到了巨幅油畫《鐘南山》。這位年已花甲的老人激動地說:“歷時一個多月,終于完成了!面對這場特殊的戰役,作為藝術愛好者,我覺得應該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這個抗疫英雄。”

《鐘南山》作品寬2.3米,高1.8米,足足占據了一面墻。站在畫前,刻畫入微的剛毅、堅定、柔情躍然畫板,震撼感撲面而來。去年春天,在武漢面臨封城的特殊時期,鐘南山院士接受采訪時忽然哽咽,眼中含淚:“武漢,本來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這一畫面打動了無數國人。李守敬所創作的《鐘南山》便是以此為靈感。

創作這件作品是一份偶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后,李守敬就雕刻了近百枚印章,書寫“中國加油”“湖北加油”“武漢加油”,為奮戰在疫情一線的白衣天使加油打氣。如今,疫情還未結束,李守敬從去年11月便開始琢磨,“抗疫一周年,我還能做些什么?”當他決定用油畫的形式書寫抗疫英雄時,便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家里客廳的沙發被搬走了,這面墻便成了我的工作室;老伴有過敏體質,怕受顏料氣味的影響,去女兒家住了。”
“人物巨幅油畫首先考驗的是五官的比例,偏差要控制在99%以上。鐘南山是公眾人物,大家都很熟悉,稍有偏差就會讓人覺得奇怪?!崩钍鼐锤嬖V記者,為了形象逼真,他先創作了小幅作品。為了讓紙上的人物更加生動,他光查閱資料、觀看相關新聞報道等就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

在經過反復推敲后,直到今年1月份,李守敬才開始了真正的創作?!叭宋镉彤嬛v究的是‘像’,尤其是大型油畫,更加考驗人物細節?!崩钍鼐锤嬖V記者,鐘南山院士的滿頭銀發、堅毅的眼神、眼中飽含的淚花等,都要用細膩的筆觸進行刻畫,從打底子到最后畫面的呈現,最多的地方鋪設了20多層。為了讓鐘南山的臉色看起來逼真,還要一邊畫,一邊用毛刷進行處理。而作品中鐘南山背后陰云密布,則是其獨到之處。“當時人們對疫情的了解不多,來勢洶洶的疫情就像這滿天的烏云一般,這一背景和鐘南山院士抗疫的堅定信念也形成了鮮明對比,更加突出了人物的英雄氣概?!?/p>

李守敬對這幅作品有著自己的打算,他告訴記者,要帶著作品參加青島美術家協會舉辦的建黨一百周年主題畫展。“這位84歲的老黨員在國難之時挺身而出,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保ㄇ鄭u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