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3日訊 近日,平度東閣街道五畝蘭村村民代忠林家的火龍果大棚十分熱鬧,不少村民前來采摘、游玩。今年是代忠林栽種火龍果的第七個年頭,依靠火龍果,代忠林年收入超過10萬元。

“有一年,我去北京旅游,看到當地有果農栽種火龍果,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去采摘。我就想到把火龍果引種到平度,后來我在2013年到南方引進了火龍果,建起了大棚。”代忠林說。不過剛開始,他在火龍果種植前期走了不少彎路,后來通過多次外出學習、考察,加上自己精心鉆研,在管理、技術方面有了十足長進,取得了很大成效。現如今,代忠林種植的紅繡球、水晶兩個品種,年畝產量高達1萬斤,畝產收入超過10萬元。

代忠林家的火龍果大棚有1.5畝地,引進紅繡球、水晶兩個知名品種,單個重量高達1.2斤到1.5斤左右。火龍果成熟后,代忠林并不以傳統路子進行出售,而是通過微信、網絡銷售。“火龍果5月份開花,7月份火龍果成熟,此后20天左右成熟一批,可以持續到冬季,如此一茬又一茬,大棚內大半年時間游客不斷。2019年,我又引進了兩個新品種,要是效果好的話,我還想帶動更多的村民一起致富。”代忠林說。



“鄉村振興,首要綠色發展,代忠林這等走生態采摘游路線的鄉村振興帶頭人,接下來將是我們街道重點扶持對象,以此帶動鄉村環境更優美,鄉村空間更宜居,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東閣街道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陳勇 通訊員 劉軍增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