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4日訊 作為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產物,產業互聯網越來越深刻地影響我們的生活,特別是歷經新冠肺炎疫情,產業互聯網與百姓的衣食住行鏈接得更加緊密。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工業互聯網賦能,實施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升級計劃,支持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省人大代表、青島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蘊藍所在的企業就是由傳統服裝企業轉型而來,因此她十分關注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為了能在未來更好地促進產業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我建議在發展初期就要做好產業平臺的搭建和產業人才培育儲備。”
張蘊藍建議,從頂層建立一個強大的“產業平臺”,站在更高的視野上進行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優化和資源整合,實現產業鏈的整體優化,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同時也能有效地對生產端和消費端的各組成部分進行監管。
產業互聯網未來的發展核心是產業相關人才的建設與儲備。以傳統制造業為例,在融入“產業互聯”的轉型路上,越來越需要具有“產業互聯網思維”的新時代產業工人和技能人才。張蘊藍建議,政府通過政策引導,支持行業龍頭企業、高校院所和科研機構廣泛參與,共同打造產業互聯網人才培育支撐體系。此外,還要為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制定配套的政策法規,以保證行業規范健康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佳旎)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