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寵物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逐漸升高,這帶動了整個寵物行業的快速成長。據統計,2012年我國寵物市場規模僅為337億元,截至2018年達到1795.6億元,同比增速為16.2%。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寵物行業己經相當發達。另一數據顯示,“90后”寵物店老板已經占據了寵物行業的半壁江山。
今天,觀海新聞為你講述“準00后”寵物店女老板——陳欣的故事。

陳欣在給小狗美容。
陳欣是一位地道的城陽姑娘,1999年出生的她,如今已經當了快兩年的寵物店老板。
觀海新聞記者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她樂呵呵地招呼記者進店里,小店里滿滿當當的,寄養的寵物就在店里待著,她每一天都很忙碌。
陳欣的寵物店名叫“我回來啦”。之所以用這樣一個奇怪的店名,“我們的寵物,它們的世界里只有主人。它們在家里等待了一整天,不過是為了等一句你下班之后回家的一句‘我回來了’。”陳欣說,“對我來說,寵物是物質上我養它,精神上它養我的一種存在。寵物帶來的快樂和陪伴,養過的人應該都會懂。”
放棄讀大學
開寵物店月入過萬
2017年,陳欣放棄了去山東外貿學院讀大學的機會,選擇去學習寵物美容。學習完寵物美容后接著實習,2019年5月開了自己的寵物店。
每天早上睜開眼,陳欣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機,回客戶微信,接客戶電話。收拾妥當去店里的第一件事是先喂貓喂狗,然后打掃衛生、消毒。
陳欣在給小狗美容。
做完這一切,陳欣真正的工作才正式開始:給顧客的寵物洗澡、美容。工作一般會一直持續到晚上,空隙時間還要不停地打掃、消毒。有時候還要出門遛狗,因為寄養在她店里比較大型的狗必須要出門才能滿足運動需求。很多時候,她連基本的按時吃飯都做不到。
陳欣告訴觀海新聞記者,選擇做這一行是她有職業規劃后唯一想做的事情,就義無反顧地做下來了。也正是因為這份熱愛,才支撐她堅持到現在。“我覺得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喜歡的事情再怎么辛苦也會開心,不喜歡的事情哪怕輕輕松松也會毫無樂趣。”而當記者問及開寵物店的收入時,陳欣表示,目前店里的每月流水超過了3萬元,凈收入已經過萬。
被貓狗抓傷是常事
發朋友圈會屏蔽媽媽
談及對寵物喜愛的初衷,陳欣說,應該是從小養成的愛好。“我從小就非常喜歡貓貓狗狗,感覺童年一直在不斷地求爸爸讓我養狗,但是爸爸一點都不喜歡貓狗,小時候養的小狗都是被我爸偷偷送走的 。”對于陳欣放棄讀大學開寵物店的選擇,家里人也是比較反對。

寄養在店里的狗正在看籠子里的小貓。
陳欣告訴觀海新聞記者,家里的親朋好友都有著比較體面的工作,這也是一開始家人反對她去學習寵物美容的主要原因。后來是家庭聚會,陳欣的舅舅出面勸了她父母,才讓她有機會從事這一行。
“做這一行,經常會被貓抓狗咬的,有時候發朋友圈忘記屏蔽我媽,我媽看見就會一個電話打過來,一直責備我,讓我不準做了。媽媽每次見到我都會檢查我的手和胳膊有沒有疤痕。”現在,陳欣每次回家都會把自己包的嚴嚴實實,就算是夏天也要特意穿個長袖蓋住胳膊。“我知道我媽是心疼我,我不想讓她難過。”

陳欣向記者展示她胳膊上被抓的痕跡。
逗貓逗狗把錢賺?
這一行其實很辛苦
“你這工作挺好,整天玩玩狗逗逗貓就掙著錢了。”有一次,一位阿姨來店里說了這么一句話。陳欣說,生活中類似的話她聽過很多次。
“可能不養寵物的人都會覺得我們這個工作很輕松,就是是逗狗逗貓,但是只有養寵物的人才知道我們這行的辛苦。這是一件認認真真的工作,不是嘻嘻哈哈的娛樂。”

陳欣在給貓洗澡。
在工作中,陳欣經常會遇到顧客的不理解,有時候顧客脾氣不好,還會對著她發火。但是陳欣很會調解自己的情緒。“我的情緒來去都比較快,現在讓我回想以前那些委屈的時刻,說實話差不多都忘干凈了。”
除了為顧客的寵物提供“服務”之外,陳欣還會幫著被顧客棄養的貓狗找領養,自己也會領養一些流浪的貓狗。
去年夏天,有位顧客跟陳欣說,有一只狗生了崽無人看管,可不可以幫小狗們找領養。后來,陳欣自己收養了“狗媽媽”,又幫小狗們找了領養。陳欣告訴記者,“狗媽媽”膽子很小,經常聽到一點聲響就會躲在角落里發抖,后來實在沒辦法,她把“狗媽媽”送進了專門的狗狗學校去“學習”。陳欣告訴記者,這幾天就要把它接回來了,因為要一起過年。

被顧客棄養的貓咪,陳欣已經收養了一年多。
“說實話,流浪的貓狗太多了,我就想能幫一點是一點。”觀海新聞記者在店里看到一只“顏值”很高的貓,陳欣說,這只貓是以前的顧客棄養的,主人把它送來寄養,后來主人不要它了,怎么也聯系不上了,她已經留在身邊養了一年多了。陳欣猜測,這只貓被棄養的原因應該是脾氣太差,不過經過她一年調教,這只貓已經變得溫順又粘人了。
目前,陳欣的寵物店已經開了兩年,目前沒考慮過要擴大規模。陳欣說,她主要是舍不得這些老顧客,也怕現階段擴大規模難以為寵物們提供更好的服務。(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程雪涵 文/圖/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