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上口罩,換好教練服,昨天上午10點,劉書杭準時到達嶗山協信星光里附近的健身房團課教室,準備開始迎接中午來上課的上班族。 “在家閑了3個月,胖了20斤,那段時間很迷茫,但咬咬牙也算挺過來了。如今疫情好轉,為了能繼續留在這個自己喜歡的行業里不被淘汰,付出多少努力都是值得的。 ”工作停擺、收入大幅下降,是當下健身教練的真實寫照。在這個漫長的冬季,健身教練們的壓力空前。據《2020職業健身教練生存狀況報告》顯示,在行業及教練們最關注的收入問題上,2020年健身教練的月均工資收入為11456元。疫情沖擊之下,約有56.6%的受訪教練收入下降,平均降幅26%。當下,雖然疫情好轉,但部分健身房門店尚未正常營業,健身教練這一群體在這一特殊時期正接受著一場轉型考驗。

【待命】
希望“開門紅”結果遇上停課
劉書杭,今年29歲,在青島從事健身教練5年。 “本來指望去年開年拉一撥新客戶,能賺個‘開門紅’,結果春節剛過,大年初二就當頭一棒。公司總部通知因為疫情影響所有員工停課待命,滿滿的積極性像被澆了一盆冷水,感覺今年賺錢相當渺茫。 ”
從24歲入職健身行業,劉書杭一直擔任團課教練,他的工作就是給當下的白領一族 “塑形”。 “現在的上班族不像以前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懂得合理分配時間,在正常工作的基礎上抽出時間運動,其實這也是為了以一個更好的狀態工作、生活。 ”劉書杭所在的健身房位于嶗山區金融圈一帶,周邊坐落著銀行、醫院及商圈。用健身行業里的話來講,他手上的客戶“潛力巨大”,如果拉來一個人,這個人就可能約著身邊的同事、朋友一起鍛煉,所輻射出的“隱藏客戶”才是劉書杭每天心心念的“工作業績”。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他所有的計劃。一張“停課”通知單,讓劉書杭在一天之內流失了四五名馬上就要簽單的客戶,以往熱鬧的“健身大家庭”群里也沉靜了很多。心情就像泄了氣的皮球,停課“待命”的那段日子,劉書杭長了好幾處嘴瘡,每天的工作就是想方設法挽留手上的客戶,期待著健身房重新營業的那一天,客戶們還能在自己手上繼續簽單。
但接下來的幾天,因為疫情的不斷加重,劉書杭看著身邊的同事陸續打包行李回家,甚至還有剛入職不久的年輕教練提出辭職。最后只剩下他和幾個教練,給空蕩蕩的健身房打掃完衛生后,打包好衣物,鎖上儲物柜離開。可令劉書杭沒想到的是,這一鎖就是3個月。
【轉變】
“停課不停學”開啟線上教學
3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丶液蟮娜兆?,劉書杭起初感覺沒那么糟糕,每天給妻子做做飯,玩玩游戲,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可是這樣的日子沒過幾天,劉書杭就發現自己幾年來辛苦經營的幾個客戶群,人數從原本的三位數幾乎跌落到兩位數,他開始慌了。 “那幾天我開始每天給群里的客戶發‘健身攻略’,指導大家如何在家繼續保持運動和健康飲食,后面隔幾天就會詢問一下他們的情況,有一些會員一直都在跟我打卡,更多的會員,我其實只是希望通過提醒運動能繼續和他們保持溝通,讓他們能感覺到教練的關心。 ”即便劉書杭再如何體貼入微地關心客戶,也只是暫緩了群里的流失速度。 “那段時間大家每天都在關注疫情發展,自己發的大段文字通知,很難引起群里客戶們的注意。 ”
那段時間里,劉書杭在家做起了“家庭煮夫”,曾是“營養搭配師”的他成功增肥20斤。 “工資為0,感覺生活暫停了,可是日常開支并未減少,無比懷念工作時的日子。 ”目前劉書杭與妻子在市區居住,因為這些年想把父母接到身邊,因此在青島周邊貸款買了一處房子。劉書杭每月要還兩套房子的貸款,加起來總共要還8000余元,對目前待業在家的他來說壓力巨大。 “第一次覺得心力交瘁。 ”現在談起那段時間,劉書杭的言語里仍流露出焦慮。復工無期,錢包卻并非無限取用。教練們在教練群里開著玩笑,打算轉行送快遞、跑滴滴。 “每個行業都在為了生存做著努力,健身行業亦是如此,不然就真的被淘汰了。 ”
摸著漸漸消失的腹肌,劉書杭想到了開網絡直播宣傳健身,把“停課不停學”運用到私教課中。 “剛開始做直播很緊張,比如課程整體節奏的把握、內容的設置、互動環節等,都與面對面上課不一樣。 ”好在劉書杭手上的客戶都是年輕的上班族,對線上課程有足夠的接受和包容。開始直播后,劉書杭在直播平臺上先從簡單的尊巴團課開始。 “一開始在線觀看人數不算很多,后來我逐漸適應了課程節奏,也知道怎么調動直播間的氣氛了,觀看人數就開始增多了。 ”
【反擊】
熬過“空白期”每天轉場教課
那段時間劉書杭除去直播的時間,還通過自學制作了一些健身知識或與課程相關的自媒體作品,把自己的網絡人氣積攢起來。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健身房陸續開門營業,劉書杭認為,到了把自己積累的成果“變現”的時候了。他在做好各項防護措施后,開始給學員上健身課。 “起初只有三三兩兩的會員來上課,后來在家憋了好幾個月的會員坐不住了,紛紛戴上口罩到健身房打卡。凡事都有兩面性,疫情雖然給劉書杭的事業帶來了沖擊,但沖擊之后也有了反擊。疫情給人們帶來了運動觀念上的改變和提升,劉書杭告訴記者:“原本一周才來一次健身房的會員,現在天天打卡,先不說會給我的錢包帶來什么,這種細微的變化,或許會給健身行業帶來一次改頭換面。 ”
目前,劉書杭供職健身房的門店大部分正常營業,為了盡可能多地服務一些客戶,把手上的線上客戶變現,劉書杭需要在3家門店轉場教課,連軸轉讓他覺得很充實,收入也有了大幅提升。金茂灣、凱德商場、嶗山協信星光里,每天劉書杭都會在不同的門店里出現。 “因為要轉場,所以佩戴口罩上課更加重要。 ”劉書杭每天三節課,每節課45分鐘。尊巴、杠鈴塑身等都是有氧運動量極高的課程,疫情前,劉書杭每次下課都是滿頭大汗,衣服幾乎全濕透。而如今,戴上口罩上課的劉書杭,每次下課后不光衣服濕透,連口罩也是濕的。 “胸悶、憋氣,會員可以動作幅度小一些,但教練必須做到位,三節課下來的高強度運動,對教練來說也是一種考驗。 ”劉書杭說。
雖然現在健身市場回暖,上課數量也逐步增至疫情前的規模,但有些東西卻依然隨著疫情而改變著。 “疫情影響的這半年,就像一個空白期,也正因為這段時間的缺失,讓我更明白如何穩固客戶關系,樹立口碑,甚至開發自己未曾嘗試的工作狀態。疫情就像一個加速鍵,讓我和這個行業迅速成長。 ”
■對話
學會面對勇于嘗新
記者:過去這一年,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劉書杭:學會 “面對”,是我這一年最大的收獲。勇于面對一切生活中的過程,有失去就會有收獲。
記者:家人對你目前的職業狀態是什么態度?
劉書杭:父母和妻子都很支持我,尤其是疫情那段時間,是他們的鼓勵讓我覺得自己的努力有價值。
記者:新的一年有什么計劃?
劉書杭:目前健身行業正在飛快轉型,我也要加入這個節奏中,希望通過勇于嘗新,提升自己的技能,未來多發展一些客戶。(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鐘尚蕾)
健身教練劉書杭的日常。視頻剪輯 肖夢婕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