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2月7日2版

以平臺思維在更大空間整合資源
住青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議做強青島對外開放大平臺
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近年來,青島接連被賦予建設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等一系列國家戰略,歷史性地站在了中國新一輪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最前沿。以開放促進創新,以創新倒逼改革,成為青島城市發展的強勁動力。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聚力在打造對外開放新優勢上求突破見實效”是重點方向之一,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等多次被提及。青島如何以更大力度推動更高水平開放?出席省兩會的住青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展開了熱議。
加快建設高能級開放平臺
以平臺思維在更大空間整合資源。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平臺”一詞頻頻出現,提升開放平臺能級成為山東和各市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共同選擇,也是與會代表、委員的一致共識。2021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與上合示范區相關的工作受到高度關注,報告先后7次直接或間接涉及“上合元素”。特別是在“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中,明確要加快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等國字號平臺的建設,打造濟南、青島、臨沂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并將推進上合示范區建設、召開上合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列為2021年全省重點工作。
發往烏茲別克斯坦的 “齊魯號”歐亞班列光伏設備專列開行。
對此,省人大代表、青島市北中新法律服務所主任姜東表示,做強青島乃至全省的對外開放大平臺,必須基于青島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優勢,尤其是要發揮好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東聯西出”的作用。為此,他建議應支持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申建國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
“發展中歐班列既是青島參與全國新一輪鐵路多式聯運布局的現實需要,也是我們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苯獤|認為,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應進一步加大班列開行的力度和密度,將青島多式聯運中心打造成海港的延伸區,服務上合組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港口在對外開放中起著重要作用。省人大代表,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奉利表示,做強青島對外開放大平臺,港口要扮演好新格局下雙循環當中的重要角色,在內循環中要當好重要的節點,在外循環中要做好重要的連接。
山東港口青島港。
“山東港口目前形成了以青島港為龍頭,日照港、煙臺港為兩翼,渤海灣港為延展,各板塊集團為支撐,眾多內陸港為依托的一體化協同發展格局。1月19日,我們新增了三條‘一帶一路’及RCEP航線,全球集裝箱航線總數達到305條?!?李奉利說,從山東港口這個港口群落而言,要由一個節點變成一個樞紐,由這個樞紐發展至平臺,最終融入對外開放更高水平的生態圈層。從產業方面而言,希望它由一個線型產業鏈,然后發展成一個群落型的產業集群,最終構筑一個新的產業生態,助力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RCEP簽署之后,青島迎來世界最大自貿區利好。當前,青島正以青島港老港區所在的國際郵輪港為核心,通過打造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深化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的經貿合作。姜東建議,將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納入山東省“十四五”規劃,推進重大開放載體聯動發展,為我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拓寬貿易通道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可以預見,在國家戰略的賦能下,建設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有利于依托國內大市場,立足青島陸海雙向開放優勢,建設高能級開放平臺,助推山東乃至沿黃區域共享開放發展紅利?!?/p>
促進多層次對外合作交流
建設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地方經貿合作先行區,創辦RCEP中小企業合作論壇;推進與日韓經貿合作先期行動計劃落地;打造與日韓國家物流“黃金大通道”;做大做強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充分發揮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引領作用;辦好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大會……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些提法,都與青島緊密相連。當前,青島正全力促進多層次對外合作交流,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省政協委員,青島中天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青島市工商聯女企業家商會會長房秀玲認為,青島要發揮好在新發展格局中的“雙節點”作用,需要在開放和創新上有更大、更新的探索,在用好上合示范區和自貿試驗區平臺的同時,借鑒國內先進城市的開放經驗,取得更大突破。
“青島對日韓貿易有著天然優勢。建議建立中日韓合作特區,推動經貿、資本、技術、人才交流,支持青島建設‘中日韓消費專區’納入中日韓自貿協定,為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進行先行先試?!狈啃懔峤ㄗh,要推動青島與日韓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共同開辟“一帶一路”東西國際大通道,加強與日韓養老、文化旅游、信息化等領域的合作,支持青島建設中日韓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城市,在經貿合作方面進行政策創新。“在這方面,上合示范區、自貿區青島片區應該走在前列,通過創新與改革為中日韓合作創造更加適宜的土壤?!?/p>
“加強多元化文化的融合與發展,促進人們在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轉變,對一座國際大都市來說,對外交流合作非常重要。” 省政協委員、青島科技大學國際學院院長王守城表示,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歸根結底是要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為城市發展找到新的路徑和可能。
王守城認為,青島應該進一步提高國際化意識,推進國際化教育事業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各個國家的經貿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臺,也迫切需要各個國家通過國際教育合作培養適應“一帶一路”發展國際化人才。當前,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教育合作還比較少,合作發展需求大,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中資企業需要一大批懂專業、懂中文的當地人。高等學校應該配合企業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與企業聯合招收來華留學生,為企業及當地培養本土化技術和管理人才。
“‘一帶一路’對各個國家的文化交流和國際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加強校企合作,做好產教融合,可使大學的留學生培養與企業的人才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在國外的中資企業利用其地域優勢和技術優勢,為所在國的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場所,使留學生體驗到中國的文化與科技產業發展。” 王守城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 凱 霍璟祎)
點擊鏈接查看更多新聞:
代表委員心聲
省人大代表,青島啤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克興:對接工業互聯網 賦能高質量發展
省人大代表,青島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郭少泉:地方企業應聚焦主業做強做優
省人大代表、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德翔:打造新能源新交通深度融合的產業生態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