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小梅是一位勤勞、自律、有責任心的女人 ,她給我分享了她的故事:
自從有了孩子后,她幾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關注到了孩子身上,除了老公、工作之外,其他的事情好像都與她關系不大了。周末有同學約她出去逛街,她覺得扔下孩子出去閑逛,太不負責任了;單位有比較重要的任務,想要讓她負責,她也一口回絕了;甚至是單位組織一起出去旅游,她也拒絕了,她認為不帶孩子出去旅游,簡直就是浪費時間,更何況是加班加點呢。
在梅的心中,一個好女人就是要對孩子負責、對老公負責,不能有任何的私心,那些留給自己的時間都是自私的表現。
可是梅發現,自己竟然把日子過進了死胡同。老公對她滿腹怨言,孩子也經常用恨恨的眼光看著她,甚至在小學就開始用不上學來向梅抗議,老公也經常是在外應酬不愿回家。梅痛苦極了,她開始問自己:我到底哪里做錯了?
梅真的都做錯了嗎?一件事情如果用對與錯來評價,往往會顯得太膚淺,或許用“過猶不及”這個詞來形容比較貼切一些。
“任何互為極端事物的相似度,要高于中間任何一點與兩端事物的相似度。”
所謂有既是無,快就是慢,恨是愛最強烈的表達方式,自卑就是自戀,所表的意思與上面這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
你想要擁有財富人生嗎?當你要咽下最后一口氣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些東西對你而言一點價值都沒有,你依然是悄無聲息地來,也要悄無聲息地走。你以為的是你的,只不過是自我的幻覺而已,你什么都沒有得到。
你想要快速成功嗎?那么你就會手忙腳亂,最后不得不重新把落下的東西補上,懂得了快就是慢,我們也就不再那么著急了。
你想要忘記一個人嗎?告訴你,忘記一個人的方式不是去恨他,恨一個人,意味著這個人依然對您很重要。
你認為自己是自卑的嗎?那么你一定是自戀的。正是因為你的自戀,才會認為自己應該實現某些目標,當目標超出能力時,在行動上便會望而卻步。
梅子對兒子、老公無微不至的關心為什么會收到不好的效果呢?因為在老公和兒子看來,這她的無微不至根本就不是關心,而是控制,是她自己抵抗不了焦慮而對身邊的人嚴格要求。兒子、老公為了抵抗這種控制,所以離她越來越遠。
你認為你愛一個人嗎?如果您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就陷入到自我中心思維中了,判斷你愛不愛一個人,不是你來判斷的,而是你愛的對象來判斷的。
當梅子意識到自己并不是出于愛家人的目的而照顧他們時,她一下子釋然了。當愛變成了控制,跟不愛又有什么差別呢?
梅子說:“不愛自己的人,卻去愛別人,一定是有目的的。”我深信不疑。
現在的梅子生活很滋潤,她周末參加了一個學習班,不斷充盈自己,想要成為一名可以助人的心理咨詢師;平時,她還時常參加志同道合同學的聚會,在快樂的人際關系中,她感受到了溫暖與向上的力量。在老公和孩子身上,梅子盡量不去干涉他們,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他們,她相信:只要自己活出了一道光,就一定會照耀到孩子和老公的身上。
現在,梅子的臉上時常掛著微笑,再也不是那個抱怨老公和孩子的怨婦了,老公還是會應酬,但梅子不再懷疑老公在外面有女人了,兒子有不開心的事情,也都是跟媽媽分享,期待著得到媽媽的建議,整個家變得溫馨又快樂。
許又新老師在《心理治療基礎》這本書中提到:在工作環境中收到刺激而發生精神障礙,病人回到家中“休息”,不久病情便走向恢復。這里與其說是休息,不如說家庭成員與病人之間的良好關系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需要一個接納度高的環境去休息,調整好后,才能跟身邊的人保持良好的互動,這種互動又可以讓家人感受到“休息”。
梅子做到了。短暫的休整后,她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跟家人互動,整個家才良性循環起來。
別再覺得出來休息是浪費時間了,如果你覺得是別人需要你了,你快拉倒吧。休息,是為了更好地陪伴。
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如果你是梅,也會像她一樣改變嗎?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