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還有500多天,正在建設的延慶冬奧村按照計劃將于今年年底實現完工,到2021年8月達到賽事接待條件。8月20日,延慶冬奧村樣板段亮相。北京為各國運動員提供了一個什么樣的居住環境呢?
延慶冬奧村是冬奧場館之一,位于北京市延慶區小海陀山腳下,是按照中國北方山村文化特色設計的一個運動員村。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延慶場館建設處處長 劉利峰:延慶冬奧村以組團的形式散落在咱們山林之間,建設內容包括6個運動員組團和一個公共組團,總建筑面積約11.8萬平米,為參加高山滑雪和雪車雪橇這兩個項目的運動員、教練員和隨隊官員,提供生活和居住服務
“居住組團”主要為居住功能,屆時可為運動員及隨隊官員提供約1430個床位。“公共組團”主要為綜合服務功能,將為運動員提供比賽裝備保養、餐飲、休閑等綜合服務。據了解,延慶冬奧村全部按照國家最高等級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進行設計,在設計和建設的每一個環節,綠色可持續的理念始終貫穿其中。
北京國家高山滑雪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世革:通過和專業園林公司開展合作,對施工區域內的樹木品種數量及分布進行了普查,并在設計圖紙上進行了重點標注,在施工過程中,我們用密目網把留在園地的樹木保護起來。對于無法再保留在園地的樹木我們就近移植,或者遷到專用地塊進行保護,施工結束后被移植到山下專用地塊的樹木,部分還要回遷到冬奧村。
北京冬奧組委延慶運行中心副主任 林晉文:我們著力打造綠樹環抱,群山掩映的場館群,在生態設計上減少對環境的擾動,在施工上著眼于賽后的利用。打造京津冀的這個目的旅游地。
為了給運動員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休憩環境,延慶冬奧村的房間設計堅持“以運動員為中心”這樣一個理念,諸多細節體現了東道主滿滿的誠意。
房間的功能設計上,一切從運動員需求著眼。房間內采用了國際化插座與電話接口,保證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都能夠正常使用電器。房間中還配置了奧林匹克網絡電話接口與電視接口,方便運動員進行國際通話。同時還與奧林匹克轉播中心聯通,運動員可以隨時觀看比賽,實時掌握比賽成績。
另外,延慶賽區核心區還為運動員建立了便利的交通系統,可以讓運動員很方便地到達賽區內任意一個場館和賽道。
北京北控京奧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夏魏:咱們的索道系統一共有9條,能夠保證咱們的運動員從奧運村旁的主索道站,在三十分鐘之內,到達咱們賽區的每一個項目的固定指定地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延慶冬奧村考慮到冬季舉辦賽事,專門設計建造了地下暖廊。通過暖廊,各國運動員、教練員無需再穿厚重的外套就可以在各個組團之間完成就餐、健身、文化交流、器械保養等日常活動,為運動員及賽事組織人員的生活、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