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1日訊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職能,近年來,市北區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主動融入發展大局,打出了一套精準有力的服務“組合拳”。今年,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市北區法院專門制定17條措施,切實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重心導向,落實安心責任,破除憂心難題
為了更好護航企業發展,市北區法院牢固樹立“維護穩定是天職、服務發展是本職”的工作理念,主動架起尊商、愛商的“連心橋”,結合法院工作實際,印發了《市北區人民法院關于發揮審判職能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服務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近期,市北區法院通過走訪商會、企業、召開企業家座談會與企業家談心等方式,廣泛聽取企業家意見建議,深入了解企業家需求,全力支持企業和企業家在市北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
市北區法院始終注重依法制裁違約、失信和欺詐行為,強化市北知名企業家品牌保護、自主創新,保護守約企業家合法權益。2019年以來,市北法院審理涉及利群集團、中車四方、青啤集團等12大平臺企業案件339件。
如何妥善處置不良資產、盤活存量優質資源,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發展?面對這樣的難題,市北區法院認真做好審判工作,成立破產審判團隊,出臺企業破產處置府院協調聯動機制,積極探索和適用破產案件簡化審理程序,順利推進市北區冷藏加工廠、麒麟食品2起“執轉破”案件進入實質性破產程序,促進市場要素有序流轉。
與此同時,市北區法院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企業生產經營秩序、干擾破壞招商引資、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刑事犯罪,并結合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嚴厲打擊欺行霸市、強迫交易、強攬工程等犯罪行為,凈化區域誠信環境。
堅持用心服務,找準舒心戰術,解決煩心顧慮
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市北區法院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審判職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訴訟對企業的負面影響,妥善幫助企業渡過難關。5月3日,因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深圳市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起訴至市北法院,并申請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凍結了被申請人青島某置業有限公司繳納職工社保、支付工資和納稅方的3個銀行賬戶下的存款。
經法院調查,雙方公司均是當地政府確定的疫情期間第一批復工復產企業。對申請人企業,該款項對企業回籠資金按期復工意義重大,若不采取保全措施,其訴訟權利不易保障。另一方面,青島某置業有限公司賬戶被凍結后,公司出現較大困難,復工復產受到嚴重影響,遂申請解除對其銀行賬戶的凍結。
為有效平衡實現債權與企業復工復產之間的利益關系,在最短時間內、最大限度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市北法院法官積極組織雙方通過微信等方式線上協調方案細節。經過高效協商,雙方僅用3天便達成最終協議。此舉既依法保障了申請人企業權利,又保障了被申請人企業生產經營正常運轉。
堅持穩扎穩打,加強法院建設,營商環境持續升級
近年來,市北區法院不斷提高涉民營企業案件辦案效率,開通專門“綠色通道”,實行立案、導訴、法律咨詢、指導舉證等“一站式”司法服務。積極搭建糾紛多元化解平臺,與工商聯構建商事案件訴調對接機制,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對侵犯企業家權益、影響企業發展的案件,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時間受理,第一時間辦理。
該院還注重不斷加強智慧法院建設,提高數據匯聚、管理、分析和服務能力,積極采取預約受理、上門受理、網上受理等快速便捷的受理形式對企業家反映的重點案件,讓企業家充分感受“指尖訴訟、掌上辦案”便利。
經了解,企業家對目前反映最強烈的問題集中在財產保全、查封、規范執行等領域。為此市北區法院成立執行和解中心,揭牌儀式上市北區法院院長袁巍強調:“市北區法院將充分利用執行和解中心成立契機,積極拓寬執行工作思路,強化善意執行理念,加大執行和解力度,進一步鞏固‘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成果,向‘切實解決執行難’目標努力奮進。”執行和解中心的成立,就是為企業創造了一個解決矛盾的合理空間,這無疑給來市北創業投資的企業家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在執行活動中,市北區法院也將繼續堅持“公正執行、善意執行、文明執行”的理念,堅持依法審慎適用強制措施,禁止超標的、超范圍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物,最大限度減少司法活動對涉案民營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不利影響。
“市北區法院一系列營造優質營商環境的舉措,不僅讓我們企業家感到心暖,也使我們更加放心地在市北創新創業,為全市發展創造出了更多可能性!” 面對區法院的硬核作為,近日,浙江商會會長孫建華給予高度評價。(青報全媒體記者:馬晶雪 通訊員:高令杰 姜娟)
責任編輯:馬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