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13日訊 海洋中葉綠素的含量和分布是影響大氣-海洋物質能量交換和海洋碳儲存的重要因素,而衛星海洋遙感能夠在全球尺度上揭示渦旋和葉綠素的分布,為研究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提供了觀測基礎。日前,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功能實驗室通過海洋遙感,在揭示全球海洋渦旋對葉綠素分布的影響領域取得進展,在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渦旋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海洋中尺度渦旋與表面葉綠素濃度。
據悉,海洋上層的營養鹽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于陸地,在遠離陸地的大洋中心區域,同樣存在著豐富的營養鹽和海洋生態系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徐永生團隊通過海洋遙感,對海洋渦旋的發源地、遷移軌跡和所攜帶葉綠素進行分析,發現海洋中大量的渦旋發源于海盆東側近岸海域,受到近岸上升流和徑流所攜帶的陸源物質的影響,該區域的海水富含營養鹽,形成了大量富含營養鹽的渦旋;這些富養渦旋向西遷移到了開闊大洋,形成若干宜于葉綠素生長的小生態系統,因而使遠離陸地的大洋中心區域葉綠素濃度顯著提升。

成果在線發布截圖。
研究發現,當海盆東側近岸生成的富養渦旋傳播到深海大洋時,營養鹽和葉綠素含量顯著提高。可以說,這些西向傳播的海洋渦旋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全球海洋的營養鹽、葉綠素的輸運和分布。上述成果近日在國際知名期刊《環境遙感》發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針對海洋渦旋的識別主要依靠傳統的衛星高度計,其實際分辨率在100公里以上,因此只能觀測到中尺度,即百公里尺度以上的渦旋;但海洋中存在數量眾多的亞中尺度渦旋,通過海洋遙感觀測亞中尺度渦旋,能夠進一步更新人類對物理海洋過程與海洋生態關系的認識。(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