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地區發生7.9級強烈地震,并引發海嘯、山崩,巨大災難致14萬余人死亡,200多萬人無家可歸。
翌日,青島。一場轟轟烈烈的賑災快速鋪展開來。膠澳商埠督辦公署及各機關、青島總商會、中國紅十字會青島分會以及駐青機構、本埠企業、演藝場所等捐款捐物、義演募資賑濟。
青島各界扶困濟危、樂善好施的品行,令日本國內政界、民眾深受感動。12月7日,日本駐青總領事“奉本國外務大臣訓令,親詣膠澳商埠督署致謝”。
成立賑濟日本災難義會
對于1923年日本關東地區大地震,當時的檔案記錄均是“7.9級強烈地震”。近年有資料稱,當時東京地震儀遭到破壞,根據仙臺市地震儀記錄推算出地震為里氏7.9級。1996年9月16日,經日本鹿島公司技術研究所等單位精確計算,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應為里氏8.1級。按照里氏地震級別計算方法,震級相差0.2,地震規模正好相差一倍。
1923年9月3日,青島總商會大佬們從外報中獲悉日本1日發生強震,翌日即以青島總商會名義,致函駐青日本總領事館深表慰問:
昨閱外國報載,貴國九月一日午后,由大阪至東京附近本土大地震,共計受災四十八處,同時起火高樓大廈已成灰燼等語,如果屬實,系天降奇災。貴國人民遭此生命財產巨大損失,不獨貴國朝野上下罹此浩劫,相顧失色,敝國各界人士亦屬耳不忍聞此也。茲特先行專函□慰,即希查照。此致 青島日本總領事館

青島總商會致函日駐青總領事館慰問震災(草稿)。
6日上午9時,膠澳商埠督辦公署坐辦龔積柄從電報中確認日本關東大地震后,急忙部署電函邀請本埠士紳各界代表,出席下午4時在齊燕會館召開的專門會議,商討成立賑濟日本災難義會。
本月二日,日本大山爆裂,海嘯地震,調查東京、橫濱、甲府、千葉一帶被災尤慘,死亡人數廿萬有奇,財產損失不可勝計,實千古未有之慘災。現在水源涸竭,食糧缺乏,劫余之民嗷嗷待哺,亟待設法救濟,以救子遺。查救災恤憐,古有明訓,我國年前水旱大災,各國人士慷慨賑恤,出力最多。此次日本慘遭巨災,尤應竭力援助。爰由本署定于本月六日下午四時,在齊燕會館邀集本地紳商各界發起賑濟日本災難義會,募集賑款賑品救濟災民,擴拯焚救溺之懷宏,被發櫻冠之誼。茲經擬定簡章,俾利推行,伏望慈善大家共解義囊,同襄善舉,庶幾集腋成裘,夤積為山,拯此難民,拔諸苦海。
是日下午,賑濟日本災難義會成立會議準時舉行。會議確定:賑濟日本災難義會宗旨是“以賑濟日本被災區域之難民及僑居被災區域之中外人民”;本會總事務所設在膠澳商埠督辦公署,并于青島總商會、臺東鎮商會、西鎮商會、商業公所、三江會館、廣東會館、齊燕會館等處設置分事務所;本會設會長一人,由膠澳商埠督辦熊炳琦擔任;副會長一人,由膠澳商埠督署坐辦龔積柄擔任。
行文至此,簡要介紹一下賑濟日本災難義會發起人龔積柄。
龔積柄,1871生,卒年不詳。又名龔明賢,字伯衡,安徽合肥人,清末舉人,山東法政學堂優等畢業生。1909年11月,任山東高等審判廳廳丞。1912年6月,任山東提法使,7月兼任山東鹽運使。1913年1月,改任山東司法籌備處處長,10月任山東內務司司長。1914年2月,任護理山東民政長,5月任護理山東巡按使。1920年8月,任濟南道道尹。1921年8月,任山東省財政廳長,12月去職。1923年3月30日,經山東省長兼膠澳商埠督辦熊炳琦保薦,出任膠澳商埠督辦公署坐辦。
8日,中國紅十字會青島分會會長左雨農,收到北京總會發來的要求各分會立即組織賑濟日本震災的電文:
日本發生亙古未有之大地震,重以烈火海嘯,實為世界之浩劫,人民生命財產及我旅日華僑傷害不可計數,慘痛情形實堪憐憫,善后救援刻不容緩。本會以博愛、濟眾、救災、憐恤為天職,亟應興起盡力集資趕速救援,各分會熱心善舉,想表同情,務希竭力集資匯京,以便轉往災區。事關國際體面,且地居近鄰,誼不容在歐美各邦之后也。
面對中國紅十字會“趕速救援、竭力集資匯京”的要求,左雨農迅速抓落實,當日即以(民國)十二年(青)字第19號公函“誠請各界熱心善士竭力集資”。
游藝會募集賑資花樣百出
10日,賑濟日本災難義會事務所致函青島社會各界,請于11日上午9時派代表到膠澳商埠督辦公署出席會議,共同商討籌備游藝會募資賑濟日本地震災區事宜。
翌日上午,與會人員商討決定:9月22日(周六)、23日(周日)連續兩天舉辦賑濟日本震災游藝會,組委會下設販賣部、技術部、戲劇部,擬參加以上各部者請于14日通知組委會。會議同時決定,15日上午9時在齊燕會館召開賑災游藝會籌備會議,請屆時派代表參加。
14日下午,膠澳商埠賑濟日本震災義會以會長熊炳琦的名義,在青島商界遍撒英雄帖,邀請“面粉大王”成逸庵等大款、名流、土豪參加15日下午4時在督署舉行的“震災義會總事務所干部茶話會”。
成逸庵們當然心知肚明,這個“茶話會”只是個由頭,讓商界大佬競相“出油”、大把撒錢賑災才是真目的。
9月17日,賑濟日本震災義會聯合事務所就舉辦賑災游藝會一事致函青島各界:
敬啟者 敝會現因籌辦賑濟日本震災游藝會所有活動,影戲一項業已借定河南路青島電影社,于陽歷九月二十六日起至十月二日止,開演一星期。茲特送上入場券三十張,尚祈查收,轉為分派,事關善舉,務望鼎力維持,不勝企盼之至。順頌 善安
從該函中看出,賑濟日本震災義會為募集賑濟資金,強行給各界送票,是赤裸裸的攤派。更多的檔案證實,“30張”是個普遍性數字,賑濟日本震災義會還綜合該單位社會地位、職工人數等實行彈性贈送。比如,青島地方檢察廳、審判廳兩單位員工少,分別承接20張。即使這樣,兩單位也沒有全部攤派下去,剩余部分公款埋單。而青島總商會機關接觸面廣,在業界有話語權,因此承接60張。
9月28日,青島地方審判廳并代表青島地方檢察廳致函賑濟日本震災義會聯合事務所:
兩廳接準大函,以籌措賑濟日本震災附影戲券各二十張,囑為分派等因。茲敝審判廳勸銷七張,檢察廳勸銷五張,余券二十八張價洋九元六角函送貴所查收。
19日,日本人投資創辦的《大青島報》刊登青島民間組織——“大學同志會”舉辦賑災游藝會的廣告軟文。因為是給本國受災同胞募資,《大青島報》極盡忽悠之能事,竟以“開演地震電影片”為噱頭,招攬觀眾,稱“(電影大地震致)名都繁華瞬變瓦礫之場,百萬人民驟受待哺之苦”——
此次日本震災,本埠政商各界急起為數十萬哀黎呼號,群眾響應踴躍輸將,立集巨數。茲聞復于二十二、二十三兩日,在齊燕會館開游藝大會,大鼓、歌曲、魔術、雜耍、中西茶點、五花八門,無所不有。其中,以大學同志會所發起之各種奇巧玩樂尤為特色,聞亦附在齊燕會館,現在嚴守秘密,屆時可一擴眼界,詫為得未曾見。
又聞,該大學同志會于二十三日晚八時起,在太平路大飯店(注:今棧橋王子飯店)開跳舞大會,節目繁富,有拳術,有雅樂,有李、傅二君之雙簧,有劉博士、德人克君之技擊,胡女士之鋼琴獨奏、有《黛玉葬花》之名劇。而觸目驚心者,則初次新到從未開演之地震電影片,名都繁華瞬變瓦礫之場,百萬人民驟受待哺之苦。備有入場券,每張兩元。大飯店和交通、明華兩銀行皆有發售。
本埠人士向稱熱心公益,既飽眼福,又可助賑,一舉兩得,諒必惠然往臨,爭先恐后也。
同日,青島電影社在《大青島報》上刊登廣告:本社準于每晚演出愛情、滑稽、實景及偵探各種歐美最有趣之電影,時間每晚八點鐘開演,十一點鐘止。價目:優等八角、頭等五角、二等三角,包廂每間二元五角,軍人幼童二等二角。地點在河南路與廣西路交口,每逢禮拜三、六更換新片。
28日,《大青島報》刊發消息,標題是“青島電影社助賑”:
河南路青島電影社經理張星洲諸君以此次日本地震從古罕有,特定于自本月二十六日起至十月二日止,演電影七天,以資賑濟。昨晚在該社開演,頗蒙觀眾之贊許,列坐者亦頗為眾多云。
“按薪金多寡酌提作義賑費”
賑濟日本災難義會事務所以游藝會為載體,向社會各界強行攤派門票、入場券等募集賑資,因為會長、副會長是膠澳商埠公署督辦、坐辦,被強行“割肉”的各界有苦難言甚至還得笑臉相陪。膠澳督署各機關沒有重量級大員坐鎮,攤派不得,只能“按本部門職員薪金多寡,一次性酌提百分之幾為義賑費。”
相較于青島地方審判庭,膠澳督署各機關還是幸運的——前者因是省垂直管理單位,要奉令參與省總部組織的賑濟捐款;辦公地點因在青島,還要參加膠澳督署賑濟日本災難義會事務所組織的捐款。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青島日僑組織的“在青日人之母國災難救濟會”人員也找上門來請求填寫捐款單。三方齊伸手,這筆賑濟捐款該交給誰?著實讓人犯難。
9月17日,山東高等審判廳電函青島地方審判庭:
奉廳長諭 奉江總裁陽電開:日本巨震,亙古罕見,庸曾充留日學生監督,于留日學生尤極痛念,克日前往慰問,切盼各界倡籌巨款迅速匯寄,不勝感禱。等因。除省垣現在組織救濟日災,不日當有具體辦法另行函告,外應即函各廳知照。
電函中所提的“江總裁庸”是何方神圣,公然要求山東高等審判廳捐款?
查閱檔案獲知,江庸是中國近代法學家、中國近代法律教育奠基人之一、社會活動家。早年留學日本,1906年畢業于早稻田大學法制經濟科,歸國后授法政科舉人。1912年民國成立,留任大理院推事兼北平法政專門學校校長;9月,任京師高等審判廳廳長。1913—1917年任司法部次長,王士珍組閣時任司法部總長。1918—1920年任日本留學生總監督。1920年起,任法律編查館總裁兼故宮博物院古物館館長。
此前,青島地方審判廳已收到膠澳督署賑濟日本災難義會要求捐款的公函。一個是頂頭上司單位,一個是辦公所在地最高行政機關,中間還冒出一個德高望重的行業領袖,地方審判廳不知如何是好,遂于翌日電函請示山東高等審判廳。
查日本震災督辦公署業已組織賑濟義會,并送捐冊到廳,將來敝廳捐款時是否列入該義會捐冊,抑列入鈞廳發下捐冊,尚祈。再江總裁電請籌捐是否有辦法,并祈賜示為荷。
19日,看到青島地方審判廳、青島地方檢察廳一直沒有送來捐款,膠澳商埠賑濟日本震災義會總事務所大員們急了,當即命令工作人員將此次捐款“最低標準”直接函告青島地方檢察廳廳長王天偉、審判廳廳長戚運機:
此次日本地震為災,水火繼至,哀鴻遍野,死者在途,凡我國人,殊深軫惜。業經分送聯單捐冊,以期募資賑濟在案。茲議定月薪在五十九元以下者隨意認捐,超過五十九元至一百元者至少認捐百分之二,一百至二百元者至少認捐百分之四,超過二百元者至少認捐百分之六,此不過酌定最低標準。樂善好施,人同此志,總期多益善,俾集腋成裘,源源而來,作慈航之普渡,事關義舉,尚祈共襄,無任企禱。
給王天偉、戚運機下達催交捐款公函不久,膠澳商埠賑濟日本震災義會總事務所大員們忽聞駐青日人組織也給青島地方審判廳、青島地方檢察廳等單位送達捐款單,為避免捐款時引發誤會,大員們當日緊急致函王、戚二人,請其代為解釋:
頃聞在青日人之母國災難救濟會有捐冊分送各機關托為勸募情事,查此項賑濟均為救災恤憐,原本不分畛域,惟本埠官民合組之賑濟義會即為救濟該國黎民而設,日本方面所送捐冊應否照捐,應聽自便。惟各機關函復該會時,無妨將本埠官商業經聯合辦捐情形詳為敘述,俾明真相而敦睦誼,無任企禱。
9月28日,山東高等審判廳回復青島地方審判廳:“毋庸列入他會助捐,以免重復。”言下之意是,青島地方審判廳須將賑款捐到山東本部,不應捐到膠澳商埠賑濟日本震災義會。
10月5日,山東高等審判廳書記室致函青島地方審判廳,通報山東省長公署會議制定的捐款標準和捐送對象:
四日省長公署召集行政會議,對此次日災救濟辦法一致議決,無論司法行政機關人員,凡月薪在二十元以上者,均百分之五扣助賑捐一次為限,飭即函達迅將扣除人員姓名、月薪數目繕具清單送交本廳轉送財政廳扣繳,亦可就近列入膠澳商埠義會。
捐款標準和捐送對象終于明了,青島地方審判廳可以松口氣了。10月18日,青島地方審判廳共捐大洋45元7角,青島地方檢查廳共捐28元7角,一并交付至膠澳商埠賑濟日震義會總事務所。
10月27日,膠澳商埠督辦公署致函青島地方檢察廳等單位,通報日本駐青總領事館停辦天長節紀念活動事宜。
頃據日本總領館函開,本月三十一日為敝國天長節祝日,向例每年于敝國駐在各地領事館受各國人之祝賀,但本年因敝國關東地方震災,已決定停止慶祝。相應函請查照,并希轉達為荷。
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時,膠澳商埠官民賑濟情況如何?1927年出版的《膠澳志》有所記載:
(1923年)九月二日(注:應為9月1日),日本東京等處大地震,死傷損失不可勝計,華人僑寓日本者多數被難。本埠聞耗,由坐辦龔積柄發起日本震災義賑會籌募捐款,地方各團體當集現款一萬五千元,購辦面粉、馬鈴薯等食品先行運往日本,辦理賑濟各機關則按薪金多寡酌提百分之幾為義賑費,開辦游藝會及大學同志會演藝助賑。
鑒于日本關東大地震發生后,中國各級政府、民間組織熱心公益、慷慨救助,日本眾議院公舉向井哲夫、中村啟次郎等議員,代表全體國民來華道謝。1923年12月7日,日駐青總領事面見膠澳商埠督辦熊炳琦:“本國駐滬總領事館函稱,來華致謝的向井哲夫、中村啟次郎、鈴木富士彌、砂田重政等人原定由北京轉上海、青島各地,抵滬后因本國召集臨時國會,勢難來青,囑本總領事代伸謝悃并道歉。又奉本國外務大臣訓令,命本領事親詣致謝。”

日駐青總領事館向膠澳商埠督署公函解釋日本震后答謝團赴華行蹤。
(青島日報記者 劉宗偉)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