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15日訊 舊歲更去,新元肇啟。在過去的2020年,青島西海岸新區城市管理局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肩負起自身的使命,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面對暴雨,做足防汛功課,為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面對環境整治,創新“智能化+機械化+人工”三位一體作業新模式……不斷轉變城市管理理念,變管理為服務,圍繞城市管理升級提質,交上了一份漂亮的城市管理答卷。
全力以赴
守好疫情防控“責任田”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每一個人都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面對疫情,青島西海岸新區城市管理局立刻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統籌調度行業疫情防控工作;制定下發《西海岸新區環衛行業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方案(試行)》,嚴格落實24小時領導干部帶隊值班制度,做到第一時間掌握緊急突發事件情況、第一時間報告;建立整治環境預防疾病應急工作群,強化信息互通,督促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
同時,不斷向一線環衛工人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強化對環衛作業人員的防護教育;加強環衛保潔及垃圾清運處置,做好對保潔、清運等各類作業車輛的清洗消殺,確保節日期間垃圾日產日清;利用公廁電子屏循環播放宣傳疫情防控標語,號召市民參與疫情防控,構筑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堅固防線。
此外,區城市管理局還協助各部門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復學復課,交出了“雙統籌、雙勝利”的合格答卷。
精細管理
匠心扮靚城市“顏值”
城市秀美,離不開城管人的匠心管理。2020年,青島西海岸新區城市管理局始終把城市管理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著力在完善基礎設施、提高服務水平上下功夫,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到城市管理帶來的便利。
為提升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水平,該區城市管理局形成了“智能化+機械化+人工”三位一體作業新模式,使主次干道機械化保潔率達100%;規范建筑垃圾運輸管理,1316輛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實現市級實時監管;積極推動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側翻蓋改裝推拉蓬,使得推拉蓬車輛占比達到85%。為拓展群眾親綠近綠空間,區城市管理局建設口袋公園6處,整治山頭公園9處,建設城市綠道10公里和立體綠化10處,整治綠化裸露土地3.85萬平方米;新創建青島市綠化管理示范路6條、綠化達標路15條,創建數量全市第一;科學構建“道德模范、疫情防控”等主題、專屬動畫20部;唐島灣、市民廣場和城市陽臺噴泉啟用運行,豐富了市民業余文化生活。
此外,該局還綜合治理了巨洋河、甜水河和西馮河,成功創建苑莊河、皂戶河兩座“省級美麗示范河湖”;為46條河道和相關水庫編制岸線利用管理規劃,嚴格河湖水域岸線管控;新區3人分別榮獲全國“巾幗河湖衛士”、省“最美企業河長”、省“最美巡河志愿者”榮譽稱號。
擔當奉獻
用行動詮釋為民初心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點一滴惠民生。這一年,青島西海岸新區城市管理局在為民服務的細節上耐心發力,用行動詮釋為民的初心和堅守。
為筑牢城鄉防汛防洪安全屏障,該局多次組織防汛、山洪災害防御等應急演練、實戰演練;實施水利設施補短板工程,完成23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配套提升雨污管網,對安子片區北、興海路等16處積水點進行改造,防汛防洪能力得到提升。
為堅決打贏農村飲水脫貧攻堅戰,區城市管理局組織成立農村供水公司,提升改造并接管6處農村規模化水廠,實施專業化運營管理;對255個村居供水設施進行提升改造,讓村民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貧弱村、“插花村”實現凈水器全覆蓋并全部通過水質檢測,飲水安全脫貧攻堅省級第三方驗收考核取得滿分。(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張靜)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