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16日訊 一位市民通過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高田路上的寧夏路第二小學改造后,大門外被護欄擋住,附近居民行至此處,只能走行車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寧夏路第二小學的大門外人行道上設置了折疊護欄。
根據市民提供的線索,觀海新聞記者日前來到高田路進行現場探訪。寧夏路第二小學位于市南區區金田路以北、高田支路以東、高田路以西,學校的大門開在高田路上。觀海新聞記者在大門前看到,有兩個折疊護欄擺放在門外,擋住了大半幅的人行道。觀海新聞記者觀察,高田路是一條單行道,車速一般較快。兩邊的人行道非常狹窄,尤其是靠近寧夏路第二小學的西側人行道,最寬處也只有兩米多寬。因為護欄遮擋了大部分道路,路人行至此處,只能繞到行車道上,人車混流,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學校另一處電動門外設置了固定護欄,擋住了大半個人行道。
該道路向南幾十米處,觀海新聞記者還發現了該學校另一處電動大門,長約20米左右。此時電動門緊閉。觀海新聞記者看到,在門外的人行道上,有兩個一米多的不銹鋼護欄,將本來就不寬敞的人行道堵了個大半。此外,在這段人行道上,還擺放了四塊大石頭和兩個寫著“注意安全”的警示牌,把整段人行道占了個滿滿當當。觀海新聞記者到達時,剛好有一位市民推著自行車從南向北行而來,到達大門口處,因被南邊的護欄堵住去路,無法從人行道上正常通行,只能將自行車推到了行車道上。這位市民無奈地對觀海新聞記者說,這條路人行道本來就不寬,也不知道學校為什么要建設這樣的“攔路虎“?
因為被護欄擋住了人行道,行人只能在行車道上通行。
附近的居民告訴觀海新聞記者,該小學是2020年7月改造完成的,學校南側原操場區域的建筑物被拆除后,擴建了一棟綜合教學樓,樓頂還有新標準的操場、塑膠跑道等。擴建后學校確實來了個大“變身”,也提升了這條道路的”顏值“,但就是這人行道上的護欄,實在是大煞風景。
因為正處于寒假期間,學校一直大門緊閉。觀海新聞記者到門衛處詢問,工作人員告訴觀海新聞記者,他只是值班的,不知道為何要設置這樣的護欄,可能是為了放學的時候能給接孩子的家長設個界限。但附近一位居民坦言,怕接孩子的家長過于擁擠,可以理解。不過是否應該因地制宜,在學校大門口設置個臨時護欄,而不是設置這么礙事的固定護欄,過多占用本來就不寬敞的道路資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正)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