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邊吃著家鄉菜,一邊跟小伙伴們看著春晚,中間跟家人來一個視頻對話,牛年春節“搭伙過年”成了很多人的新選擇。 2月17日,早報記者采訪了5位外地留青過年人員,他們介紹了自己的故事。
人物:張志虹 職業:環衛工人 老家:河北
在“大家庭”里吃年夜飯
“公司在小年就發放了米面油等年貨,年三十中午領導還趕到環衛驛站和我們一起包餃子。”嶗山區環衛園林總公司的環衛工人張志虹說。
張志虹告訴早報記者,老家在河北衡水。除夕中午,嶗山區環衛園林總公司為外地留嶗過年的一線環衛工人準備好包餃子的物品,在麥島工人驛站、北村工人驛站、環衛站、溝崖車隊駐地、草坪公司等一線工人食堂,和堅守崗位的工人們圍在一起包餃子過大年。 “當天中午,我們湊在一起包了餃子,大家高興地吃完餃子,然后繼續上班。 ”張志虹告訴早報記者,年三十中午一起包餃子、吃餃子、相互拜年是他們公司的傳統,已經延續了五六年了。

吃完餃子,大家繼續奔赴各自的工作崗位,張志虹一直工作到下午5點多。回到環衛驛站,大家伙又開始動手包餃子。 “愛人和大兒子在老家過年,在青島當廚師的小兒子趕到了驛站陪著我過年,我們大家伙一塊吃餃子、看春晚,公司還給我們準備了瓜子、糖果等。 ”張志虹說。
正月初一上午,張志虹在小兒子的陪伴下,專門去逛了逛五四廣場、棧橋等景點。 “在青島過的這個年特別有意義,特別是在大家庭里一起包水餃、吃水餃,讓我感受到了在老家的熱鬧勁兒。 ”張志虹說。
人物:沈帥 職業:酒店接待 老家:遼寧
3個人搭伙過年也挺嗨
搭伙吃飯的熱鬧場景,不僅發生在“大家庭”里,即便是三五知己,也能實現。 “今年是我第一次在外地過春節,我們3個小伙伴搭伙做了五六個菜,哈著青島啤酒,打著游戲,過了一個快樂的春節。 ”證大喜馬拉雅酒店的前臺接待沈帥說。
沈帥來自遼寧錦州,年前,他就跟家里人打電話說,這個春節要留在青島,家人都表示理解,隨后他給家人寄回去了一些青島海鮮。
年三十晚上8點下班后,沈帥就趕回了宿舍,與另外兩個外地小伙伴各司其職,切菜、炒菜、拌菜,3個小伙子很快就做好了五六個菜,大家喝著單位發的青島啤酒,然后一起聊家常、聊工作、聊生活。
沈帥說,初一上午,他趕到單位上班,單位特意給大家準備了春節紅包,分發給上班的同事,這讓他感到了暖暖的心意。“雖然沒有回老家過年,但是這種搭伙過年的方式,也別有味道。 ”
人物:孫超 職業:消防員 老家:德州
吃完扒雞然后去巡邏
今年24歲的孫超是金家嶺街道同安路微型消防站的一名消防員,他告訴早報記者,這個牛年春節過得既緊張又充實。
孫超是德州人,家里人知道他要留青過年后,早早地給他寄來了一大包德州扒雞。這些地方特產用在了年三十中午的單位會餐上。“節日期間,我們要巡邏到深夜,所以我們的年三十年夜飯提前到了中午,我們9名戰友也是搭伙做飯,展示了各自的家鄉菜,大家一起高高興興地聚餐,然后休息了一段時間,繼續外出巡邏。 ”

年三十晚上,大家巡邏回來,聚在一起包餃子,結果餃子剛煮熟了,還沒有來得及吃,突然接到了報警:有一處垃圾桶起火了。 “我們撂下碗筷,就趕到現場去處置。 ”孫超說,他們趕到現場,發現原來是有人焚燒紙花忘記了滅掉,結果引燃了垃圾桶,他們及時處置了火情。
等他們回到了單位,餃子已經涼了,大家重新熱了熱水餃,吃完餃子,他們繼續外出巡邏。 “節假日是我們巡邏的重要時段,年三十我們一直巡邏到次日凌晨兩點多。”
“這個春節我在青島過年,我用一份堅守,護衛著別人的春節,我感到很自豪。”孫超說。
人物:宋凱莉 職業:護士 老家:煙臺
春節值班守護大家健康
用一份堅守,護衛的不但是安全,還有他人的健康。宋凱莉是嶗山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護士,她的老家在煙臺,今年是她連續第三年在青島過年。
作為一名護士,宋凱莉的主要工作是穿梭在各個病房里,用微笑對待每一位病人。她還是中心應急機動隊的一員,在去年抗擊疫情期間,她還承擔了入戶流調、在高速口、隔離酒店輪值等工作。
今年是宋凱莉在中心工作的第8個年頭,年三十她跟往常一樣在單位值班,負責單位門口預檢工作,上班期間她共接待了五六十名病人前來問診。
年三十晚上,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宋凱莉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了親戚家,吃完水餃,她跟遠在煙臺的父母通了個電話,然后就早早地睡了。正月初一一早,她又抖擻精神趕到了工作崗位上。“每一個醫務工作者在疾病面前就是一個戰士,召必回、戰必勝,這是我們的使命擔當,也是職責所在。 ”宋凱莉說。
人物:劉一田 職業:配送員 老家:壽光
年三十跟朋友“視頻喝酒”
劉一田是濰坊壽光人,他在盒馬鮮生嶗山大拇指店當配送員。他來青島工作一年多了,這個春節也是他第一次在外過年。
“年三十我從早上7點開始配送,一直工作到晚上7點,當天共送了70多筆訂單,是平常業務量的一倍還多。 ”劉一田告訴早報記者,年三十中午,他在單位里和幾個小伙伴簡單吃了飯,然后繼續外出配送。
“晚上我自己炒了兩個菜,正在做飯時,鄰居阿姨給我端了一盤水餃。”劉一田說,“前些日子坐電梯時我碰見了鄰居阿姨,對方問我回不回老家過年,我說不回老家濰坊了,沒想到鄰居阿姨記住了,吃著那盤餃子,我心里特別感動。 ”
劉一田說,年三十晚上,跟父母視頻拜年后,他又跟幾個老家的朋友來了一次“視頻喝酒”,過了一個特別的春節。(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陳勇 通訊員 王莉娟)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