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18日訊 北京時間2021年2月16日8時,正在執行國家基金委西太項目共享航次科考任務的“科學”號科考船,在東經151度17分穿越赤道,正式進入南半球海域進行科學考察。這是“科學”號運行以來第6次穿越赤道。

赤道是指地球表面的點隨地球自轉產生的軌跡中周長最長的圓周線,繞地球赤道一圈大約四萬公里。在航海業不發達的年代,船舶穿越赤道并非易事,因此能夠穿越赤道的船舶都會舉行各種儀式進行慶祝。例如,英、美商船或海軍會懸掛黑底白色的骷髏旗進行慶祝。
據“科學”號政委康中平介紹,“穿越赤道儀式”是從大航海時代延續下來的古老傳統,有文字記載的最早歷史可追溯到18-19世紀。隨著我國科考力量的崛起,科考船也會舉行各種“穿越赤道儀式”,用以提振士氣。在本次穿越赤道之際,“科學”號“海上堡壘”臨時黨支部組織黨員開展重溫入黨誓詞主題黨日活動,以更加昂揚的士氣、進取的心態和創先爭優的精神,為海洋科研事業再立新功。

“科學”號于1月20日自青島起航,目前已航行4200海里,完成了本航段70%的工作任務。穿越赤道后,“科學”號將繼續在南半球海域執行后續海洋科考任務。(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勛祥)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