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19日訊 楹聯又稱對聯、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是中國獨有的一門古老的傳統文化藝術,楹聯書法與中堂、條幅、橫幅、斗方、扇面、冊頁一樣,是書家慣用的一種書法形式。由青島市圖書館與青島市楹聯藝術家協會市南區分會聯合主辦的“歡度春節·喜慶元宵——楹聯書法展”今天在青島市圖書館西一樓展廳開展,這場囊括了名家與普通書法愛好者的傳統文化藝術展,不僅讓市民和書法愛好者感受到中國傳統楹聯藝術的恒久魅力,更是市圖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在牛年開局奉上的首場傳統文化盛宴。這場楹聯書法展將持續至2月28日。

此次楹聯書法展由中國楹聯學會常務副會長、山東省楹聯藝術家協會主席劉太品親撰賀聯,安學森、田畬、喬緒濤、徐傳銳撰寫楹聯作品助展,省內外書法名家高巖、劉廣文、盧如杰、劉富洲、趙力巍、畢文遠等也分別為此展精心撰寫對聯志賀,眾多名家作品薈萃,讓眾多傳統文化和書法愛好者大飽眼福。

另外,展覽不僅展出名家之作,還有眾多書法愛好者以及部分中小學生的楹聯書法作品一同入展,充分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老、中、青、少傳幫帶的文化傳承,以及本土楹聯書法藝術的普及與民間實力。

據介紹,書法在楹聯中的應用不僅促進了楹聯地位的提高和應用范圍的擴大,同時也使書法藝術增添了一種新鮮多姿的書寫形式。縱觀楹聯發展史,歷代楹聯大家都是既能撰聯又能書聯的大家,如唐代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明氏趙孟頫、解縉、董其昌,清代王鐸、鄭板橋、康有為等。楹聯的詩學、文學屬性對傳統文化也是一大貢獻。主辦方希望通過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的展示,讓更多的市民關注和傳承楹聯藝術、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魏)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