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8日,青島日報刊發《大澤山礦坑亟待“療傷”》報道,反映平度大澤山鎮散布著多個廢舊礦坑,猶如青山秀水中的“大地傷口”。近日,觀海新聞記者再次來到大澤山鎮的天柱山下回訪,發現一年多以前報道過的礦坑仍在,沒有修復跡象。

2019年11月8日,青島日報刊發《大澤山礦坑亟待“療傷”》報道的版樣。
2021年1月14日,記者驅車趕往平度市大澤山鎮天柱山景區探訪。途中看到道路兩側的大澤山個別山體因開山采石被炸得千瘡百孔。在北隨村與洼子高家村的北側,就是享譽全國的書法名山——天柱山魏碑,這也是1988年青島獲評的首個“國字號”文保單位。山南側有一條旅游景觀大道,靠近北隨村北部的地方,一個約有三個足球場大小的采砂坑仍然暴露在路邊。10多米深的礦坑最低處成為一個積水潭,凍結成冰的水潭上還漂浮著雜物,與一年前的狀況沒有太大改觀。

北隨村天柱山下裸露礦坑,與一年前的狀況沒有太大改觀。
記者使用無人機從空中俯拍這個大礦坑時發現,在旅游景觀大道南側,距離這個礦坑不到200米的位置,還有兩個面積更大的裸露礦坑。遍布碎石渣土的礦坑,在周邊整齊劃一的葡萄園中非常突兀。

遍布碎石渣土的礦坑,在周邊整齊劃一的葡萄園中非常突兀。

天柱山景觀大道南側礦坑沒有任何修復跡象。
“2020年初,聽說大澤山廢棄的礦坑要進行修復,村民們都很高興,覺著我們這片旅游景觀地的環境能大幅提升,但1年多過去了,礦坑還在那里,沒看到有什么變化。”一名村民無奈地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正 文/圖/視頻)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