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場科技沙龍帶來意外收獲,柔性顯示領域頂尖企業為青島打開更多想象空間
節后開工,與好天氣一起來到青島的還有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天,在市科技局的組織下,全球最早專業從事彩色柔性顯示技術研發的企業——柔宇科技董事長兼CEO劉自鴻率隊來到青島,與青島本土科技企業、金融機構面對面進行了交流。
原本,這只是一場常態化的科技沙龍,但是青島擁抱柔性顯示技術的熱切,使之不再是一次“單向輸出”式的交流,在你來我往的對話當中,技術交流與合作邀約不斷產生,柔宇科技“意外”地在青島找到了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搶”座位!70人的會議室滿滿當當
在柔性顯示技術領域,柔宇科技是最早的“入局者”。到目前為止,這家科技企業已經實現了技術上“從0到1”,研發了僅有0.01毫米的全球最薄全柔性顯示屏,建設了全球第一條全柔性顯示屏大規模量產線,誕生了全球首款折疊屏手機。而對于這家企業,青島人并不陌生,在去年舉辦的青島創新節上,一棵用柔性顯示屏幕制作而成的“樹”讓不少人第一次對柔性顯示有了直觀的感受。目前,柔宇科技已與青島達成合作,將共建投資160億元的全柔性屏生產基地,在島城打造國內一流的柔性屏生產基地。
因此,當沙龍正式開始的時候,可容納70人的會議室已經坐得“滿滿當當”。參加這場沙龍的人員有的是科技企業的創始人,有的是金融機構的高管,還有來自深創投、青島科創母基金等資本領域的代表。
在市科技局局長呂鵬的主持下,劉自鴻通過介紹柔宇科技,為與會人員打開了一扇通向柔性顯示技術和柔性傳感技術的“大門”。

柔宇科技研發生產的柔性顯示桌牌
有著“上帝的建筑師”之稱的安東尼·高迪·科爾內特曾說,“直線屬于人類,曲線屬于上帝”。在劉自鴻的介紹中,更多的人意識到,柔性顯示技術的應用已經超出了大家的想象——從空客的客機到各類車載顯示屏,從各類服裝到路易威登的奢侈品包,甚至還有可反復對折超180萬次的折疊手機,柔性顯示打破了物理空間的限制,讓顯示屏幕可以“無處不在”,賦予了“曲線”以感知和顯示的能力。據統計,柔性顯示的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超3000億美元
而在這些領域,柔宇科技都早已涉足。從2012年創業至今,柔宇科技在沒有行業參考的情況下,從無到有地完成了技術研發、生產線搭建以及場景應用探索等一個個“難關”,目前擁有的專利數量已經接近3000個。而且不同于普通的顯示屏“面板”工廠,柔宇科技具備產品創新及垂直整合能力,可往產業鏈下游延伸,提供消費級終端產品及企業級的解決方案。
圖文結合的講解過程通俗易懂,讓現場觀眾不時發出驚訝的贊嘆,不管是舉起手機拍照還是手寫記錄要點,他們都在時刻準備著與劉自鴻交流。
“求”合作!青島企業插上柔性顯示的“翅膀”
劉自鴻的介紹拉近了與會人員與柔性顯示技術的距離,而每個人面前柔性顯示的電子桌牌更是讓這項“想象中”的技術真切地呈現在每個人面前。這個桌牌正面是對應的與會人員名字,背后是沙龍的議程——這正是柔宇科技的“拿手”產品之一。
所以,劉自鴻發言完畢的掌聲尚未停歇,青島銀行總行副行長劉鵬便第一個發表了感受。他說,柔性顯示的技術令人震撼,作為重資產的行業代表,銀行業有大量的設備終端,這是一筆不小的購買和運維費用,而透過柔性顯示輕量化的設計,劉鵬看到了銀行業更加智能化的未來。他先是“看上”了沙龍現場用的柔性顯示桌牌,與柔宇科技相關代表互留了聯系方式,表示想要“批量采購”,發言結尾又向柔宇科技一行搶先發出了邀約:“不知道能不能通過柔性顯示技術為我們的相關設備進行更新?歡迎各位會后來青島銀行現場交流,我們一起探尋銀行業務的‘輕量化’辦理風格。”
同樣迫不及待的還有青島海爾智能技術研發有限公司產品開發總監王定遠,早在2016年,他便對柔宇科技進行過細致的“研究”,一直苦于沒有機會深入對接。他激動地說,智慧大屏成為了新一代家電的“剛需”,而柔宇科技的柔性顯示技術恰好可以滿足空調等弧面、曲面家電的顯示需求。
劉自鴻的想法與王定遠不謀而合,他說,一方面,與行業通用的技術相比,柔宇科技獨創的超低溫非硅制成集成技術可以具有良率顯著提高、產品彎折可靠性極強等優勢,更是可以使整體生產流程大大簡化、設備投資成本大幅降低,這就為更多企業“借力”柔性線顯示技術提供了可能性。
此外,技術的成熟還帶來了“定制化”的優勢,柔宇科技可以根據不同應用場景“定制”合作方需要的柔性顯示屏幕尺寸,這讓王定遠當即表示,要推動海爾與柔宇科技合作,促進柔性顯示在智能家電領域的引用和量產。
柔宇科技在服裝領域的柔性顯示應用還讓日日順樂家戰略部長兼投融資總監董福銀及日日順樂家運營總監楊克偉看見了“商機”。兩位表示,目前日日順正在探索在工作服上設計多樣化的信息展示方式,提升服務水平;而柔性顯示不僅能根據需求更新顯示內容,實現動態展示,更具備輕量級的優勢,這就是服務行業“摸得著”的未來。有“來”就有“往”,在柔宇科技線下銷售渠道拓展領域,日日順也將發揮優勢,進一步為柔宇科技搭建起在青島進入更多領域的“橋梁”。
“我們也是做半導體的,對柔宇科技的技術探索精神十分欽佩,能不能給我們創業企業分享一下你們是如何突破技術難點的?”“下一步,柔宇科技將重點在哪些屏幕尺寸領域發力?”“你們將來的客戶是B端為主還是面向C端?”“柔性顯示行業門檻高嗎?柔宇科技的技術‘護城河’是什么?”……沙龍進行了兩個多小時,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博云視覺科技(青島)有限公司、四方所下屬公司青島思銳智能公司的代表紛紛提問,更多人在與劉自鴻的對話中看到了柔性顯示“賦能百業”的未來。
受時間限制,更多人顯然沒有盡興,沙龍一結束,劉自鴻就被要添加微信好友的人“團團包圍”了。一場沙龍為更多人打開了柔性顯示的“瞭望臺”,借力柔性顯示技術,青島企業的想象力才剛剛開始。(青島日報/觀海記者 耿婷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