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煙臺厚積薄發、乘勢而上
“十四五”是煙臺厚積薄發、乘勢而上、大有作為的關鍵時期,煙臺市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努力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市。
全面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城市
“十四五”期間,力爭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建立研發機構
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8%左右
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實現翻番
全面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到2025年,“四新”經濟增加值占比要達到40%以上
海洋經濟要闖出新路,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港口貨物吞吐量力爭突破5億噸
全力建設北方風電母港
全面實施海洋牧場“百箱計劃”
規模化啟動海水淡化工程
到2025年,海洋生產總值達到2500億元以上
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
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努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立足融入國內大循環,增強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
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未來五年累計使用外資要突破120億美元以上
外貿進出口要突破4000億元
全面提高城鄉建設水平
塑造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風貌和時尚、開放、精致的城市特色
推動中心城區從“沿海發展時代”跨入“海河聯動發展時代”
加快軌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系統建設
鄉村振興要全面突破
糧食生產要堅決穩住
千方百計幫助農民增加收入
全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
實施新一輪“四減四增”行動
建設全國清潔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城市
“十四五”時期,提前實現碳達峰
要久久為功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高標準打造美麗中國“煙臺樣板”
全面改善群眾生活品質
城鎮新增就業45萬人以上
學前教育要大幅提高公辦比例和質量
義務教育要優質均衡發展
高中教育、職業教育要擴容提質
支持駐煙高校創新發展、提速發展
覆蓋全民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和康養產業
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
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全面筑牢安全發展底線
要以更大的力度統籌發展和安全
把安全發展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
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
堅決遏制各類事故發生
2021年,煙臺奮勇向前、展現作為
著力提升創新發展能力,激發高質量發展新活力
推進八角灣中央創新區、環磁山國際科研走廊、藍色“智谷”建設
規劃建設葡萄與葡萄酒產業科創中心、山東海工裝備研究院
啟動建設國家核電產業技術創新平臺
支持萬華全球研發中心二期、南山科學技術研究院、泰和新材芳綸技術創新中心、顯華光電材料研究院等建設
辦好第二屆國際技術交易大會
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要達到1300家左右
新增制造業單項冠軍、獨角獸、專精特新、瞪羚企業60家以上
年內要新增高層次人才7000人以上
著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經濟增長新動能
實施總投資1萬億元的482個市級重點項目,年度投資完成1534億元
抓好100個過億元重點技改項目,完成投資210億元
全市實現服務業增加值4200億元左右
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增幅超過30%以上
大力發展航空物流、高鐵快運和電商快遞
辦好第二屆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
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兩個“國字號”品牌
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增創體制機制新優勢
深化“放管服”、農村領域、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醫保支付方式和藥品進口便利化等改革
全面完成事業單位改革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要圓滿收官
全面升級與日韓的合作,鞏固拓展歐美市場
開展“雙招雙引”,組織招商推介活動100場以上
全年引進“三類500強”項目100個以上
推動自貿區領先發展,全年推出創新成果30個以上
著力推進鄉村振興,開創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局面
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糧食產能穩定在170萬噸以上
打造中國北方種業硅谷
再改造老齡蘋果園40萬畝
實施萊陽梨高質量發展行動
加強煙臺葡萄酒產區保護
穩妥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范出現新致貧和返貧
著力辦好民生實事,順應群眾美好生活新期盼
新改造提升137個老舊小區
擴大垃圾分類覆蓋面
基本解決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
年內城鎮新增就業10萬人以上
高校畢業生在煙就業4萬人以上
年內新增公辦幼兒園100所
學前教育公辦率達到50%以上
煙臺一中幸福校區、一職專新校區建成投用
全面推行小學課后托管服務
支持山東工商學院和濱州醫學院創建大學
舉辦建黨100周年主題“五個百場”系列活動
支持長島爭創全國首個海洋類國家公園
推動昆崳山保護區創建全國一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平均保障水平再提高5%左右
各類困難群體救助保障標準再提高10%左右
降低基本醫療保險起付線標準
大幅提高職工大病保險待遇
著力夯實安全發展基礎,完善風險防控新機制
采取堅決有力的措施化解各類風險隱患
要毫不放松地抓好疫情防控
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
堅決遏制各類事故發生
建設更高水平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著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政府服務效能新提升
全市政府系統要自覺加強政治建設
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
要落實落細全面從嚴治黨責任(來源:煙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