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2月22日1版

發揚老黃牛精神,唱響新時代奮斗者之歌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
在中華文化里,牛是勤勞、奉獻、奮進、力量的象征。“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這是魯迅先生對老黃牛無私奉獻精神的禮贊。“我從小放牛,知道牛的脾氣,牛好得很,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就心甘情愿為黨、為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這是“鐵人”王進喜的名言。習近平總書記賦予老黃牛精神艱苦奮斗的深刻內涵,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爭做新時代的“老黃牛”。2021年,要努力實現“十四五”時期發展開好局、起好步,大力實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項目落地年”目標,正需要大力發揚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老黃牛精神。
發揚老黃牛精神,需要充分認識其時代意義。中國共產黨百年發展史,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辛勤耕耘的奮斗史。老黃牛精神,貴在“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實干品質,我們各項事業的長足發展,正是數不清的“老黃牛”默默奮斗的結果;老黃牛精神,貴在“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奉獻品格,從疫情防控戰場,到科技創新前沿,再到脫貧攻堅現場,默默付出、無私奉獻的無名英雄,創造了彪炳史冊的豐功偉績,譜寫了感人至深的時代壯歌;老黃牛精神,貴在“前仆后繼、滴水穿石”的歷史擔當,每一個人都持之以恒、久久為功,一步一個腳印地推動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老黃牛精神歷久彌新,并隨時代發展而愈顯可貴。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乘勢而上求突破、發奮圖強開新局,離不開艱苦奮斗的老黃牛精神。
發揚老黃牛精神,要善待崗位上的老黃牛。在工作中,有的人不以出風頭、爭功勞為目標,做而不宣,不計回報,甘于奉獻,這種精神境界始終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追捧。善待“老黃牛”,就要肯定并尊重其價值,鼓勵并幫助其建功立業。去年,青島開展“燃燒激情、建功青島”主題實踐活動,激勵全市廣大干部奮進新時代、勇擔新使命,“比激情、比擔當、比實干”,就是旗幟鮮明地為擔當者擔當,給干事者撐腰,不讓“老黃牛”吃虧。而打造“三化一型”高素質干部隊伍,加強年輕干部培養,對那些看得準、有潛力的優秀年輕干部,敢于壓擔子,敢于大膽使用,也是在營造“付出才有收獲”的價值取向,通過大張旗鼓表彰先進,鞭策落后,為“十四五”乃至未來更長時間培養一代又一代的“老黃牛”。
發揚老黃牛精神,要以嚴實作風,狠抓工作落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今年是青島“項目落地年”,全市上下要進一步錨定目標、壓實責任、振奮精神,以牛勁牛力大抓項目、抓大項目。要牢牢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做好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動計劃項目落地見效。發揮好考核“指揮棒”作用,優化調整考核指標,憑實績論英雄,以項目看成效,力戒項目建設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同時,廣大黨員干部也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敢接“燙手山芋”,多啃“硬骨頭”,甘坐冷板凳,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來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堅持說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以老黃牛精神把黨和人民事業扎扎實實、長長久久地推進下去。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十四五”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青島在新起點上把重大機遇轉化為發展優勢和勝勢,實現高質量進位趕超的關鍵時期。我們大力發揚老黃牛精神,艱苦奮斗,慎終如始,既要有愈戰愈強的勇氣,也要保持不懈不怠的韌勁,確保“十四五”邁好第一步、實現開門紅。在這個牛年的春天,讓我們以一曲新時代的奮斗者之歌響徹神州大地。(青島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