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煥英》和《唐探3》票房雙雙破40億,《李煥英》總票房反超《唐探3》,完成了華語影史上最大的一次逆襲。本片上映之前,大家普遍被認為賈玲在抱沈騰大腿,結果上映后,沈騰倒是靠著賈玲成為了內地總票房第一男演員。

故事還沒有結束,目前《李煥英》已經引發了全民大討論,《人民日報》、中紀委、央視等官媒下場為它打call,它的逆襲之路還沒有結束。
賈玲的優秀無需多言,作為最大背景板的陳思誠就顯有些尷尬了。
說來悲催,陳思誠的導演之路一直在“被逆襲”中度過。
2016年,《唐探1》口碑不俗,卻被同期的《尋龍訣》壓制。
2018年,《唐探2》登陸春節檔,卻被后勁兒更足的《紅海行動》最終逆襲。
2021年,《唐探3》首日票房10億+,票房冠軍十拿九穩,沒想到這么大的優勢依然能丟掉。
恐怕以后陳思誠是甩不掉“千年老二”的帽子了。
不過,我們完全不需要為陳思誠擔心。
從票房來看,《唐探》三部曲的投資回報率都超過了100%,《唐探3》大賣40億+,也躋身內地前十,這個成績是前無古人,后難有來者的。
從長遠的角度看,《唐探》三部曲已經在期盼和爭議聲中蔚然成風,成長為中國最大的IP。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這句話放導演界也成立。初出茅廬的賈玲,亂拳打死老師傅,值得慶賀。但已在巔峰之巔的陳思誠,能守住基本盤,其實更為難得。我們沒必要褒一貶一。
況且,陳思誠其實很清醒,早在去年的北京電影節上,他就預言道: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至少具備以下兩個特質中的一個。
第一個特質是呈現強大的電影工業,那種沉浸式的體驗是普通流媒體無法取代的。
第二個特質是影片故事能反映社會現實,擊中大家心中的軟肋。
一年過后,我們回頭來看,發現陳思誠和賈玲分別做到了第一條和第二條。
這兩部精神氣質完全的不同的電影,恰恰代表了眼下觀眾最喜聞樂見的兩種形式,一對比就能得出一個很有意思的結論。
首先來看導演,陳思誠和賈玲的創作初衷完全相反。
陳思誠的野心很大,他不只是要拍出一部賣座的電影,更要打造一個唐探宇宙,這個宇宙包羅萬象。所以我們看《唐探3》里包含了一樁密室殺人案,揭秘了Q是誰,和《唐探》網劇進行了聯動,上升到了對戰爭的控訴,當然還有大量植入廣告。
這么多東西塞得滿滿當當,起初大家看得很熱鬧,可是最后看完卻是消化不良。陳思誠在最近的采訪時也承認,自己的野心太大,想得太多,下一部《唐探4》就會拍得更純粹一點。
而賈玲的野心則很小,甚至于幾乎沒有。
賈玲在接受采訪時說,自己不是因為成為導演才去拍《李煥英》,而是因為要紀念媽媽才去當了導演。《李煥英》大賣后,許多人都好奇賈玲究竟能賺多少錢,答案是她賺得并不多,因為她選擇的就是保本發行的方式。
就因為賈玲想得不多,所以那些豐沛的情感,觀眾看完才能真正的感動。
陳思誠的弄巧成拙,賈玲的大巧不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其次再看觀眾。
大部分觀眾去看電影的目的很簡單:圖一樂。
《唐探3》為了滿足觀眾這個目的,做了很多努力,全片雜糅了各種要素:打斗、推理、懸疑、犯罪、搞笑……幾乎每個觀眾都能從影片里找到自己的興奮點,所以觀影時,影院里時不時能爆發出哄笑聲。所以別管影片口碑如何,至少《唐探3》滿足了觀眾“圖一樂”的精神需求。可惜的是,這只是最淺層的需求,觀眾在哄笑紅過,沒有更多的回味,這也是《唐探3》最大的不足。

而《李煥英》完全不同,賈玲在拍本片時的初衷不是討好觀眾,而是懷念自己的母親。本片中“圖一樂”只是它的附屬品,觀眾在大笑過后,更被影片觸動的是背后女兒對母親那份真摯的情感。
所以,創作者如果停留在觀眾最膚淺的“圖一樂”需求,看似滿足了觀眾,最后等觀眾醒悟過來后是要罵的。
最后來看影片劇情。
有個說法是,《李煥英》的懸疑感比《唐探3》的還要出色。這句話乍聽好笑,實際卻是不無道理。
《唐探3》和《李煥英》相比,輸就輸在了結局上。《唐探3》前面鋪墊了那么久,最后卻來了一個“怪力亂燉”,那場法庭戲呈現出的情感,和前面的鬧騰是完全割裂的,這是它口碑崩盤的主要原因。
《李煥英》的故事設定其實很俗套,“穿越梗”電影屢見不鮮,而且影片前期的搞笑程度比起《夏洛特煩惱》《西虹市首富》也要遜色很多。可是最后影片結尾突然來了個大反轉,不僅跳出了這類電影的窠臼,還填上了影片前半段埋下的坑,更重要的是讓母愛這個話題很自然的表達出來,可謂一石三鳥。所以即便是喜頭悲尾的套路,觀眾依然買賬。
所以,《唐探3》和《李煥英》就差了一個神結尾。
經過分析我們就能發現,兩部同樣成功的商業電影,為何一部票房口碑雙豐收,一部贏了票房卻換來口誅筆伐。
有人覺得,《唐探3》口碑不好,陳思誠完了。其實大可不必這樣想,《唐探3》就是一件標準電影工業化的產品,里面的每個細節都像流水線加工生產出來的。作為一部電影,它難言成功。但作為中國電影工業的一次嘗試,它的試錯很有意義。在拍《唐探4》的時候,陳思誠只要能吸取教訓,改進工藝流程,刪去不必要的步驟,他依然能拍出代表中國電影工業最高水平的電影。
有人覺得,《李煥英》火了,之后大家都跟風拍攝“小品類電影”,中國電影工業遭受重創。這也是杞人憂天。因為《李煥英》是一件孤品,不就有復制性。
單純從電影拍攝的角度看,這部電影其實瑕疵很多,可觀眾就是被影片熾烈的情感給打動。但這份熾烈的情感來自于賈玲的真實經歷,是賈玲用真實的生命體驗拍出了這部電影,跟風者是不可能很難拍出這樣的電影的。即使讓賈玲再拍一部,她也不可能拍出這樣情感密度如此強烈的電影了。
《李煥英》注定是電影史上一個很特別的存在。
陳思誠一年前就預言了什么是成功的電影,他的預言本來是為《唐探3》的票房造勢,沒想到卻成為《李煥英》大賣的最佳注解。
2021年的春節檔,因為《唐探3》和《李煥英》的存在,注定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