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23日訊 “女,94年,碩士研究生,未婚......尋求男士90年-95年,身高1米75以上,學歷本科以上......”
“男,82年生,身高1米82......尋女士年齡34歲以下,本市企事業單位......”
幾條數十米長的繩子上,密集地掛著各式各樣的單身青年個人信息,這是觀海新聞記者在匯泉廣場“相親角”看到的一幕。

據悉,這個“相親角”由青島市民于瑞生在2009年發起組織,最初,是為了給自己女兒找對象,后來覺得做這件事很有意義,就一直堅持了下來。而這一做,就是12年。“相親角”每周舉辦兩次活動,周六在海泊河公園,周日在匯泉廣場,時間是上午9點到11點。

現場難覓年輕人,多是爹媽幫相親
21日上午10點,觀海新聞記者來到匯泉廣場,發現“相親角”已有眾多市民在翻閱著繩子上掛的資料卡。觀海新聞記者注意到,“相親角”現場以老年人居多,很少見到年輕人的身影,而這些前來“相親”的老年人大都有一個目的——給子女找個好對象。

觀海新聞記者在現場瀏覽了掛在橫幅上的個人信息,發現相親者以80后、90后為主,大多是本科及碩士學歷,并且希望相親對象能夠學歷相當。此外,大多女士在信息卡中還提到了對于男士身高的要求。

青島丈母娘偏愛本地女婿,教師公務員受追捧
市民王女士是為自己的兒子來相親的,認真翻閱了一番掛在繩子上的資料卡后,她來到于瑞生的小攤處,問道:“有沒有做老師的?企業的也行。”于瑞生拿出自己的手寫相親資料,給王女士介紹著。

觀海新聞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個為女兒找對象的老人,他們對于未來姑爺的要求是,希望對方“是本地人,這樣方便伺候雙方父母,生活方式什么的也一致”。大多為兒子來相親的老人表示,希望對方“最好是老師或者公務員。”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岳文燕 文/圖/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