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23日訊 近日,中國海洋大學在動物血紅性狀起源演化解析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團隊完成了首個染色體級別的泥蚶全基因組精細圖譜,并系統深入地分析了蚶類血紅蛋白的起源和演化。

血液是維系動物所有生命活動和生理功能的關鍵要素。幾乎所有的脊椎動物都依靠血液中的血紅蛋白(Hb)運載氧氣,因此血液通常呈紅色。然而在無脊椎動物中,呼吸蛋白多種多樣,僅有少數類群的血液為紅色,且通常被認為是進化新穎性的體現。蚶科貝類(俗稱血蚶)是為數不多具有紅色血液的軟體動物類群,是研究無脊椎動物血紅性狀起源和演化的良好動物模型。
研究發現,與非紅血軟體動物類群相比,蚶科貝類基因組具有獨特的六個Hb家族成員,其中HbI、HbIIA、HbIIB和HbIII基因在血淋巴中的表達量顯著升高,為血紅表型的潛在主效決定基因。研究還發現,泥蚶具有全套的血紅素合成酶編碼基因。這些基因的表達模式與脊椎動物相似,表明了蚶類和脊椎動物血紅素合成調控機制的趨同演化現象。研究團隊隨后通過RNA干擾實驗證實了Hb和血紅素合成關鍵酶在維持泥蚶血紅表型中的重要作用。
針對無脊椎動物血紅性狀是否完全獨立于脊椎動物等關鍵科學問題,研究團隊發現蚶類獨有的Hb與軟體動物共有的肌紅蛋白(Mb)的系統發生關系最近,提示其可能由Mb基因演化而來。深入分析發現,蚶類HbIII_Like與Mb2在氨基酸序列和表達模式上最相似,揭示了由Mb演化為Hb的祖先過渡基因狀態。
研究意外發現,蚶類基因組中Hb基因主要以基因簇的方式聚集分布,與脊椎動物Hb基因簇的演化具有高度趨同性。蚶類Hb基因與脊椎動物特有的Hb基因同處一個演化分枝,并且與脊椎動物Hbβ基因簇具有保守的側翼基因共線性排布,表明它們共同起源于單一的類Mb祖先基因。
本研究創新發現蚶科貝類Hb和脊椎動物Hb共同起源于單一祖先基因,突破了國際學界關于無脊椎動物血紅性狀為“獨立起源演化”的傳統認知。研究結果不僅揭示了軟體動物Hb基因簇的起源演化歷程,也為理解動物血紅性狀的宏觀起源演化提供了新認知。(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勛祥)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