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24日訊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靈山衛街道辦事處,居民們遇到問題已經開始習慣撥打立足于“衛城的事在衛城解決”開通的居民服務熱線58212345。
去年以來,靈山衛街道照“民生民意、活力衛城”主題思路,通過推進網格組團化治理,推動智能化治理模式,不斷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為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靈山衛街道先后投入400余萬元建成了指揮調度中心、信息中心、快速處置中心,并將54個合作社、各城市小區等重點公共區域視頻監控資源進行整合聯網。按照網格組團化管理模式,健全職責分工及流轉機制,通過線上+線下搜集群眾訴求,指揮調度中心、信息中心、快速處置中心各領域聯動到位,實現“網格事網格辦”,推動基層治理智能化。還開發了六大功能板塊,其中網上沙盤、e號辦理兩個軟件板塊已運行。
“網上沙盤是多格合一的多媒體沙盤,現已加入了12個職能和服務網格,實現精準定位、一鍵聯動、多網融合、一網統籌。”靈山衛街道辦事處社會治理辦主任薛靜介紹, e號辦理居民服務熱線58212345自9月份開通以來,已受理群眾訴求350余件,辦結率100%。靈山衛還將打造“‘家’點力量、衛城義工”志愿服務品牌,積極引導熱心居民參與,挖掘帶頭人成立群眾性自組織,并通過“愛心銀行”實施積分獎勵制度,營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氛圍。
街道推出“三制一化”工作模式,出臺《關于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重點部門公眾投訴職責清單》等文件,按照“清單制、通報制、研判制、網格化”四位一體工作思路,創新舉措、厘清職責、加強督導,形成問題解決閉環,推進公眾投訴辦實辦好。自11月份起,每周出臺一期《公眾投訴周簡報》,通報承辦部門辦理情況,重點梳理多次投訴和重點問題,街道主要領導親自組織分析研判,先后解決歷史遺留問題60余件,通過解決一個問題帶動解決一類問題。充分發揮聯動指揮中心統籌協調、分類流轉、督查反饋作用,針對多次投訴事件、疑難事件、敏感事件等,組織相關部門和社區各司其職、理清措施、直面群眾,切實紓解民怨。社區書記作為網格長調動網格下沉專業力量處置事件,網格員作為各社區信息平臺責任人員抓好一對一跟進和問題反饋落實,形成部門重行業管理和業務執法,社區重調解和服務的“大聯合、大組團”治理模式。去年以來累計解決和辦理群眾各類訴求7214件。
“我們還挖掘‘一社區一特色,一網格一亮點’,打造富有衛城特色的社會治理示范社區和示范網格。”靈山衛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丁金軍說。
通過落實《基層社區社會治理建設指導規范》,靈山衛街道完成了打造5個示范社區和7個示范網格的任務。星光島策劃居民小區、酒店、醫院、劇場、酒吧街等多業態一體化的治理模式,打造“時尚星光、繽紛島城”;東方影都社區按照“三園融合、開放共享”的治理理念,將產業園區、商業園區和居民園區有效鏈接起來;窩洛子示范網格突出流動人口管理和協同活動;北街突出群眾隊伍建設;珠山文苑突出社會治理與文明實踐融合共建;大灣重點是引導村改居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山前和白果樹重點圍繞化解群眾訴求和矛盾打造示范網格。
“街道黨工委將緊緊圍繞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加強和創新市域社會治理,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市區關于加強社區網格化社會治理服務體系、構建部門協同網格組團化治理體系、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智能化體系的工作要求,堅持黨建引領,按照1213工作思路,做好基層治理聯動指揮平臺應用項目和智能化便民項目兩項創新,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用實際行動踐行‘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的工作目標。”靈山衛街道工委書記薛山充滿信心的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