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青島客運段的乘務員中有三對雙胞胎小姐妹。18歲的上海動車隊“芳榮”姐妹花劉秋芳、劉秋榮是山東濰坊姑娘,19歲的北京動車隊“雯靜”姐妹花劉雯、劉靜來自內蒙古赤峰,她們都是初出茅廬的00后。21歲的西寧車隊“冰雪”姐妹花董冰、董雪來自黑龍江齊齊哈爾,已經做了四年的鐵路乘務工作,可以帶徒弟了。

這三對雙胞胎乘務員離開家鄉,懷揣青春夢想,扎根青島客運段,像許許多多的鐵路人一樣,行進在“復興號”等列車上。在今年暑運的工作崗位上,她們貼心細致、可鹽可甜,既是能獨當一面的鏗鏘玫瑰,又是熱情溫柔的知心小姐姐,陪伴旅客度過溫馨旅程。
車廂里有三對雙胞胎姐妹花
常坐火車你也會遇見她
她們離開家鄉扎根青島客運段 懷揣青春夢想行進在“復興號”上
“乘坐‘海之情’,溫馨伴你行”,青島客運段三對充滿青春活力的雙胞胎姐妹花,笑意盈盈地站在忙碌的青島火車站站臺上,一起響亮地說出了這句服務口號。今年的暑運接近尾聲,鐵路乘務人員在春去秋來、寒來暑往的崗位上,沿著蜿蜒的鐵路線,伴隨天南海北的旅客一路同行。

入行緣起:
喜愛列車模型 遇見“天使”姐姐
初中時,劉秋芳、劉秋榮姐妹隨家人坐火車從濰坊到青島探親,她倆一下子被“復興號”列車模型深深吸引了,父母看到兩個女兒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就買下了兩個模型。“芳榮”姐妹愛不釋手,至今仍像寶貝一樣珍藏在家中。冥冥之中,幾年之后,“芳榮”姐妹以乘務員的身份,同在一列“復興號”列車上開啟了“飛馳”的工作旅程。“老姑是鐵路工作人員,我和妹妹從小就覺得她的制服可漂亮了,我倆還搶著戴過她的帽子呢。我倆一起來到鐵路工作,是和父母想到一塊去了。”剛工作半年的姐姐劉秋榮,對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董雪、董冰姐妹與父母出了一趟遠門,由于是第一次坐火車,她倆好奇地東轉西轉,不知不覺在擁擠的人群中和父母走散了,嚇得哇哇大哭。這時,姐妹倆遇到了一個大姐姐,在童年的記憶中,她就像天使一樣,無微不至地安撫和照顧姐妹倆。大姐姐就是當時那趟車的乘務員,后來,她幫助姐妹倆找到了父母。這件事情在姐妹倆的心底留下了抹不去的美好印記,從此下定決心,將來長大了一定要像大姐姐一樣,加入鐵路客運隊伍,成為光榮的乘務員,傳承這種一心為民服務的精神。
“我和妹妹都選擇了鐵路工作,主要是因為父母對這份工作充滿好感,希望我倆可以互相照顧,一起努力工作,而且我倆也覺得在工作中會遇見不同性格的旅客,是一個鍛煉人的機會。將不同需求的旅客送達到目的地,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劉雯和妹妹劉靜相視一笑,眼神中飽含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乘務經歷:
老人的小棉襖 孩子的開心果
年過花甲的旅客是乘務員重點關注的對象。暑運期間客流量大,大站上下的旅客人數較多,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伯引起了“芳榮”姐妹的注意。他獨自帶著很多行李,而且有點兒耳背,劉秋芳見狀立即上前扶住老人,幫他拎著行李,安排到座位上,靠近他的耳邊說:“先生,您到站之前,我過來提醒您。”快到站前,老伯遞給劉秋芳一張紙,上面寫著“太感謝13車乘務員劉秋芳”,“姑娘,謝謝你,希望你工作越來越好。”
一對老年夫婦上車后,一直在風擋過道上站著。劉靜經過一番仔細詢問得知,這位老太剛剛在北京做了手術,不能坐下只能平躺著。暑運期間,連商務車廂也遲遲沒有空座。劉靜靈機一動想到,餐車后面有一塊相對較大的空間,便于把老年夫婦妥善安置。劉靜送去了熱水,一路上重點關注著這對旅客,令老兩口非常感動。
帶多個娃乘車的旅客,常需要乘務員“搭把手”。在西寧開往青島的列車上,一位母親獨自帶著兩個孩子上車,董冰主動幫她放置行李,打來熱水。一路上,董冰一有空就幫忙照顧她孩子,讓母親能瞇眼休息一會兒。
獨自乘車的兒童,更需要乘務員騰出精力來照顧。一位中年男士把三個孩子送上車后,匆忙離開。孩子們對獨自乘車充滿了畏懼感,看起來坐立不安,董雪發現后上前安慰孩子們,告訴他們安全注意事項,還陪他們聊天。沒過多久,孩子們慢慢恢復了情緒。下車時,董雪把孩子們的行李提到門口。“姐姐辛苦啦!”孩子們依依不舍地向董雪揮手道別。
部分外籍旅客由于語言不通,擔心會下錯站。有一位外籍旅客需要到煙臺南站下車,于是向巡視車廂的劉雯求助。她拿出車票并指了指到站名,劉雯心領神會,和她比了一個OK的手勢。快到站前,劉雯用翻譯軟件提前將到站提醒翻譯好并告知她。下車時,外籍旅客拍了拍劉雯的肩膀,向她伸出了大拇指,還笑著把一塊巧克力塞到了劉雯的手里。
背后故事:
歸鄉屈指可數 家人全力支持
“芳榮”姐妹上次回濰坊老家,是4月11日。秋芳搟面皮,秋榮和媽媽一起包餃子。對于鐵路人來說,和家人團聚是最幸福的事。“媽媽患有類風濕關節炎,晚上經常疼得睡不著,爸爸開大車拉貨跑長途,一出去就是七八天,很少有時間照顧媽媽。每次回家,我倆都會給媽媽按摩,幫她減輕疼痛。今年6月,我倆跟媽媽視頻聊天的時候,發現她躺在病床上。我倆一下子就哭了起來,心里很愧疚,本來想要請假,但是媽媽一直勸我倆安心工作。”“芳榮”姐妹告訴記者,鐵路工作是令人非常自豪的職業,如果把行進的高鐵列車比作汪洋大海,她倆愿化作水滴,融入大海中,為鐵路工作獻出綿薄之力。
來自內蒙古的“雯靜”姐妹,三四個月回一趟老家,每次回家也只能住兩天就匆匆往回趕。爸爸鬢角的白發又添了許多,不知從何時起,媽媽的眼角也有了明顯的皺紋。姥姥每次都會做一桌豐盛的飯菜,排骨、炸醬、酸菜餡餃子,盤中盛滿家的味道。離家時,姥姥總會悄悄抹去眼角難舍的淚水,一遍遍囑咐著,“不用惦記家里,上下班注意安全,要按時吃飯……”爸爸媽媽也會鼓勵她倆好好努力工作。每當在列車上看到滿頭卷發的老奶奶,姐妹倆都會像對自己的姥姥那樣貼心服務,待旅客如親人。
“冰雪”姐妹跑的線路較長,返青后休息三天,來不及回到黑龍江老家。每年只能等到跑臨客列車時,才可以連休十天,攜手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上次回老家是今年2月21日,再前一次是去年4月。一年只能和父母團聚一次,讓姐妹倆常懷有思鄉之情,但依然四年如一日地勤勤懇懇堅守在崗位上。之前,媽媽做手術瞞著她倆,她倆事后知道了,曾一度陷入深深的自責,遠在他鄉從事鐵路工作到底值不值得?“想明白之后,我倆還是義無反顧地繼續投身到工作中去,舍小家為大家,發揚甘于奉獻的精神,才能不斷歷練成長。”“冰雪”姐妹堅定地表示。
記者手記
只為一路相伴
1月,已經四年沒有回家過年的“冰雪”姐妹,和同事們集體在列車上過新年,包餃子,還給旅客們送上新春祝福,讓車廂里充滿家的溫暖。
5月,“姐姐,你的防護手套破了,你們是旅客運輸一線人員,一定照顧好自己。”接過一名18歲學生從自己包里遞來的愛心手套,“芳榮”感動不已。
7月,風塵仆仆下了列車,“雯靜”姐妹驚喜地發現,車隊給她倆準備好了19歲的生日蛋糕。
這是三對姐妹花的日常點滴,也是所有鐵路人似曾相識的經歷。乘著列車,我們可以探尋遠方風景,可以回家喜悅團聚。而車上的乘務人員,或是離家漸行漸遠,或者途經家鄉而不入,只為一路相伴,守護我們平安到站。(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張譯心 攝影 徐常青)
責任編輯:李靖菲